回到首頁
關於我們
團隊介紹
服務介紹
投資流程
產業情報
業界消息
文件與期刊
知識專題文章
物件介紹
聯絡我們
〈財經週報-群眾集資〉群眾集資轉向 建廟異軍突起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台灣群眾集資市場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的轉變!曾經以商品預購為主軸的主流模式,如今正逐步讓位給文化與社會性質的專案。國內三大集資平台嘖嘖(zeczec)、挖貝(WaBay)與Flying V觀察,2024年產品類集資金額明顯下降。相對地,文化與社會類集資項目則呈現穩定上升的態勢,甚至出現「建廟」這類長期工程型專案登上年度第1名的現象。
〈財經週報-本週熱點〉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 挑戰連3升
自由財經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中央銀行本週將公布國銀人民幣6月底存款餘額,由於市場對美元信心動搖,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連2個月走升,但落在人民幣1,100至1,200億元近12年低檔區,能否連3升,有待觀察。
〈財經週報-群眾集資〉從產品到行銷創意 AI讓集資更聰明
自由財經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當AI技術加速融入創新產業,群眾集資也迎來了新的變化。雖然AI尚未成為推動集資市場大爆發的關鍵引擎,但其在產品設計與行銷素材製作兩大層面,已展現實質影響力。2024年的集資專案中,出現一批導入AI技術的新產品。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提案者使用AI輔助製作渲染圖、開箱影片與分眾廣告,試圖在成本受限的情況下提高轉換效率。
〈財經週報-群眾集資〉群眾募資建廟 社會型信仰動員長線工程
自由財經社會類型的群眾集資正快速崛起,成為2024年最受矚目的成長類別。特別是在宗教建設與災後重建這兩大領域,集資平台上不僅出現金額破千萬的專案,更呈現出「長期工程、在地紮根」的趨勢轉變。
〈財經週報-國際展望〉美國大而美法案、關稅信函 牽動市場神經
自由財經 葉家榮在一連串移民、中東、財政政策與法案的爭議與衝突中,川普內閣一路過關斬將,經濟展現不慍不火,聯準會(Fed)寬鬆預期回溫,美股回到解放日前的牛市氣氛,指數再創歷史新高,惟貿易關稅大戲尚未落幕,提前拉貨效應趨緩,市場已普遍預期有效稅率將上升,新訂單呈下滑,顯示廠商謹慎應對需求與庫存水位。
🚇蓋一條虧一條?地方拚捷運恐成財政黑洞?破解迷思的關鍵在這裡!
過去十年,台灣地方政府紛紛推動捷運、輕軌等軌道運輸系統興建,儼然形成一股「捷運熱潮」。這不僅象徵現代化交通建設的進程,也代表地方發展的企圖心。然而,與此同時,也逐漸浮現出財政壓力與實際效益落差的疑慮:「蓋一條虧一條」、「捷運成財政黑洞」的說法層出不窮。但真相是否如表面所見?若只看帳面虧損,是否會忽略捷運作為公共基礎建設的長期價值?這篇文章,將以實證數據與政策視角帶您逐步釐清。
國產署「最貴」豪宅出租 「台北星鑽」年租金上看700萬
中時 吳靜君國產署手上「最貴」都更分宅「台北星鑽」租金出爐,每戶每年租金468到726萬元,年租金報酬率大約是1.55%到1.6%之間。據了解,日前市府持有的「台北星鑽」標租順利標脫,給國產署很大信心。「台北星鑽」都更分回宅,國產署今年開始列標,經流標3次後,決定改標租(出租)預計14日開標,這次國產署同樣將18戶列標,每戶每年租金在落在468萬到726萬元之間。
建商落跑爛尾樓頻傳 地產專家教1招「花20元避雷」
ETtoday房產雲 圖文/鏡週刊近期全台頻傳預售屋建案因建商財務危機而成為「爛尾樓」,讓不少準購屋族人心惶惶。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指出,民眾最應關注的不是預售合約內容,而是建案基地的土地負債情況。他建議,消費者應花20元至任一地政事務所調閱土地謄本,掌握抵押權設定資訊,才能有效避開高風險建案。鄭文在表示,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58條,預售屋必須取得建造執照才能銷售,合約上會記載基地地段與地號。民眾可據此至全國任一地政事務所,跨區申請土地謄本與產權資料,查閱建案基地是否設有銀行、融資公司或私人抵押權。
983億重大建設拍板 「外圍的外圍」2字頭價成焦點
ETtoday房產雲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國發會9日審查通過「高雄—屏東間東西向第2條快速公路」(高屏2快)建設,該快速公路為銜接國3、國7號與1號的關鍵路廊,預計2032年完工。在地表示,鄰近交流道的大樹區,周邊2字頭房價隨之受到注目。
舊城要再生!桃園市老屋價值更翻新 補助金額曝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桃園報導 為活化桃園具特色的老屋,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114年度「老屋再生活化補助計畫」開跑,廣徵屋齡達 40 年以上非住宅使用的合法建築物來申請老屋改造、活化,每案最高補助金額可達142萬元,申請送件時間從今(114)年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採隨到隨審方式受理。
商辦供給壓力大增?南港大坪數A辦成交動能受限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仲量聯行統計,今(2025)年第二季台北市南港商業區A辦租賃成交量僅 508 坪,佔整體台北市A辦成交量的 7%,顯示成交動能明顯放緩。仲量聯行觀察指出,南港商辦供給以大面積物件為主,在企業普遍採取保守決策態度的背景下,搬遷與擴編計畫多處於觀望階段,導致整體需求縮手。 從產業結構觀察,第二季南港成交主力來自製造相關的「其他產業」,占比高達 69%,科技產業則以 31%居次,反映南港在非核心科技業的吸引力仍具支撐。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成交量有限,但市場仍持續去化庫存,空置率進一步由18.1%降至17.9%,顯示部分中小型單位仍有穩定吸納力。
高雄「最擠區」每公里住2.5萬人 房價3年漲18%
ETtoday房產雲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人口數一向被視為房價發展指標,根據統計,高雄新興區4.9萬人,每平方公里就有2萬5069人,為高雄人口密度最擠的一區,緊接著是苓雅、三民區,分居2、3名。信義房屋專家表示,供需造成房價上漲。
«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
60
»
登錄帳號
記住登錄資訊
登錄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