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關於我們
團隊介紹
服務介紹
投資流程
產業情報
業界消息
文件與期刊
知識專題文章
物件介紹
聯絡我們
60歲↑購屋最夯5區出列 1數據證「對生活品質很要求」
ETtoday房產雲記者項瀚/台北報導ˇ
60歲以上銀髮族購屋熱區在哪?以雙北來看,最夯的前5名是淡水、板橋、新店、中山、大安,且平均購置面積最小的中山區也有37坪,其他4區都在40~50坪,顯見長輩們對生活品質頗很有要求。
看中孤獨死房屋「這優點」!陸投資客湧入日本掃貨出租
圖文/鏡週刊面對高齡化與孤獨死激增問題,日本政府自2021年起放寬規定,允許事故物件在發生死亡事件3年後可解除標籤、重新進入一般市場。這項政策不僅改善老年人租屋困難,更吸引大量國內外投資者進場搶購,當中以中國投資客最為積極。《路透社》報導,根據日本警察廳統計,2024年全國發生近2.2萬起「孤獨死」案件,死者屍體在死亡8天以上才被發現。由於這類房屋需特殊清潔、甚至更換地板與壁紙,過去難以出售或出租,導致屋主蒙受損失。
房市急凍牽動長照基金 前七月房地合一稅撥入金額大減28%
經濟日報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 財政部統計,今年前七月稅收挹注長照基金441億元,年減17.7%,占累計分配預算數比率為75.5%,反映出達標程度不理想,四大稅收來源皆呈年減,尤其房地合一稅受房市急凍影響,年減28.3%,達標率也最差,牽動長照基金財源。
買房別只看地段 過來人提醒:這1點才是最大嫌惡設施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在房價高漲的年代,買房除了看地段、學區與交通條件,空氣品質也成為不少人心中的隱憂。一名網友近日在「mobile01」發文表示,購屋前一定要注意「空污」,點名塑化廠、焚化爐、火力發電廠等設施都是潛在風險,甚至連樓下鄰居燒香或抽菸,都可能讓人「最後只能搬家」。貼文引發眾人熱烈討論,有人分享親身經驗,「住在高架、工業區或焚化爐附近,開窗半天就能明顯感受到空氣品質差異」,還有人提醒,「拿布擦一擦就知道灰塵量驚人」,直言「想完全避開空污,其實很困難。」因為台灣夏季南風吹來時,空氣清新,到了冬季北風一到,北方污染物南下,許多城市瞬間被霾害籠罩,「白牆」成了日常景象。
200萬俱樂部豪宅交易腰斬 北市信義、中山區衰退最明顯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台北市「200萬俱樂部」豪宅買氣慘,成屋、預售全面腰斬。據住商機構統計實價登錄,今年上半年成屋交易量僅成交七件,較去年同期28件大減75%,預售案交易量共31件,較去年同期的66件、年減53%。專家指出,今年房市大環境不佳,加上川普關稅戰干擾、政經局勢不穩定等影響,高資產族群會思考這類高價產品在置產面效益不明確,另一方面,豪宅持有成本稅率高,又有政策上限制貸款令、私法人許可制的約束,都影響高資產的豪宅購置意願。觀察北市各行政區,北市「200萬俱樂部」豪宅市場近年交易呈現明顯分化,其中尤其以信義區與中山區的衰退最為顯著。
新北餘屋六都居冠!鶯歌、新店、三重「蓋比賣快」 專家指高房價是元凶
三立記者陳韋帆/新北報導新北市2024年Q4待售新成屋突破2萬宅,居六都之冠,其中鶯歌半年暴增47%,新店、三重也各增逾200宅,顯示「蓋比賣快」。專家指出,「價格高、供給多」是庫存攀升主因。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Q4新北市五年內新成屋待售量達20,542宅,較Q2增加90宅。板橋區庫存最高,達3,526宅;鶯歌區半年增47%最驚人,新店、三重則分別增加逾200宅。相對之下,中和減少198宅,待售量降幅13%,顯示有效去化。
少子化三十年:台灣面對比日本更嚴峻的人口問題以及更複雜的家庭行為
文:鄭力軒上個月日本參議院大選,日本海內外媒體最關注議題之一是反移民政黨特別是參政黨的興起。參政黨受到川普,提出了日本優先(日本ファス—ト)的口號,主張限縮外國人在日本的權利以及限制移民,引起一定的迴響而席次暴增也引起對於日本是否也要走入歐美式反移民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討論。
「都設小學堂」系列-什麼是開放空間? 高市都發局:讓建築環境獲得調節與喘息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持續透過「都設小學堂」系列,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市民介紹都市設計的重要概念。本次主題聚焦「開放空間」,如何透過開放空間的妥善規劃,不僅讓城市更宜居、更具魅力,也能有效提升市民生活品質。都市發展局長吳文彥指出,開放空間猶如城市的「肺」,能讓緊密的建築環境獲得調節與喘息。都發局表示,市府透過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審查規範,引導開發案保留綠化空間與人行步道,不僅增添城市景觀,也能降低熱島效應、改善通風環境,進而營造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開放空間大致可分三種樣態,首先是最普遍的「建築退縮空間」,一般沿道路或綠地退縮4至6公尺,重要區域如美術館地區、多功能經貿園區更達10公尺以上。藉由規範人行步道寬度、喬木植栽間距與街道家具配置,提供安全舒適的步行環境,相當於在城市裡增添一條綠意盎然的生活廊道。
〈財經週報-本週熱點〉房貸成長趨緩 景氣燈號有望續亮綠燈
自由財經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本週有多項重要數據發布,中央銀行將公布國銀房貸與建築貸款餘額,預估仍續創新高,但增速放緩;經濟部將公布工業生產指數,有望挑戰連17紅;國發會7月景氣燈號將公布,則有望續亮綠燈。因央行房市管制措施持續發酵,加上《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國銀房貸放款審慎,今年以來房市交易明顯降溫。根據央行統計,6月底,國銀房貸餘額達11兆3,288.14億元,雖仍改寫歷史新高,但年增率僅7.38%,不僅連9月下滑,也創下2023年1月以來、18個月新低。
〈財經週報-對等關稅〉美國關稅20+N上路 4大慘業快撐不住了
自由財經記者林菁樺/專題報導美國對台灣課徵暫時性關稅20%,初步評估,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等4產業競爭力惡化,因主要競爭對手日本關稅15%,且我國為疊加關;而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半導體「232調查」尚未有結果,更是隱憂。台灣是全球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的重要供應鏈,AI商機更是讓我對美出口大躍進,貿易順差加大。根據經濟部估計,目前台灣對美出口對等關稅涵蓋範圍約占2成,近8成屬於「232條款」範圍的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等。
〈財經週報-國際展望〉 股市緊盯聯準會:政策走向成投資新指標
自由財經■王昱如隨著美國聯準會(Fed)近期人事異動、政治環境轉變及多項重要經濟數據陸續公布,市場目光集中在聯準會未來的政策走向。儘管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股市整體表現依舊展現穩健,尤其中小型股可望受惠於政策紅利、融資成本下降和美國政府推動的監管鬆綁與稅改,展現強勁動能。美國經濟韌性佳 聯準會成市場焦點過去幾週聯準會的動態頻繁,理事庫格勒提前辭職,而川普委任米蘭填補空缺之後,傳出繼任現主席鮑爾的人選名單擴大。與此同時,多項重要經濟數據陸續公布,美國就業和通膨數據好壞參半,導致形勢更形複雜。
〈財經週報-對等關稅〉暫時性關稅上路 台灣10月底前還有機會降低
自由財經編譯盧永山/專題報導美國對等關稅已於8月7日上路,包括歐盟在內的90幾個國家被徵收10%至50%不等關稅,歐盟、日本和南韓等因承諾向美國擴大投資和購買商品,關稅稅率比川普4月2日初次宣布要低;而台灣、加拿大、印度、巴西、瑞士等國則被徵收「暫時性關稅」,將繼續與美國協商,預計10月底前會有結果。英、澳、星稅率10% 影響最小英國、澳洲和新加坡等國的關稅稅率為10%,與4月2日宣布的相同,受影響程度最小。歐盟、日本、南韓則與美國達成框架協議,承諾對美國擴大投資和購買商品,並對美國開放特定商品市場,被徵收15%關稅,比4月2日宣布的20%至25%關稅略降。
«
1
...
34
35
36
(37)
38
39
40
...
161
»
登錄帳號
記住登錄資訊
登錄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