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城市快速發展逾半世紀,許多屋齡超過30年的老舊公寓,正面臨耐震不足與公安隱憂。近年,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但在信貸緊縮、建材成本高漲、地主條件複雜等挑戰下,仍有許多進步空間。《財訊》專訪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他直言危老都更最大課題仍在「整合」與「資金」,並點出台灣房市在結構轉型下的前景。政策推進有成效 但仍須加速 陳勝宏肯定,中央與地方近年確實在法規與行政效率上積極優化。例如,內政部修正《都市更新條例》第65條,放寬「原容積認定」,推估全台約27萬戶受惠;台北市政府推出的「都更八箭」,更包含降低公辦門檻、審查速通關、防災型專案等措施,讓報核件數逐年增加。從數據觀察,《都市更新條例》自1998年11月實施至2025年3月底,全國累計核定案達1,222件,顯示在政策工具的加持下,推動力道逐漸增強。危老條例自施行8年來,截至2025年6月底累積核定4,379案,其中台北市占1,011件最多,協助大量危險或瀕危建築加速重建,成效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