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財經新聞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114年7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全市買賣移轉棟數為2,073棟,較去年同期大減29.8%,較6月則持平微增1.8%。另今年累計1-7月總移轉數為13,821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4.9%。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金城表示,今年1-7月市況冷清,創下自107年來同期新低量,在第七波信用管制與美國關稅雙重衝擊下,全年交易量可能創下10年新低。
相較於台灣其他五都,台北市114年7月的交易登記棟數衰退幅度與六都平均值相當,月增率則低於平均值。其餘五都中,台南市及高雄市出現年月雙減,台南市衰減幅度甚至達2成以上;桃園市相對略優,月增率13.9%、年減率為17.0%,呈現增幅大、減幅小的市況。顯示在雙重利空因素影響下,六都交易現況皆不理想,年增率已呈現數月連續衰退,後市亦難樂觀。
合計114年1-7月移轉登記棟數來看,台北市總計交易13,821棟,為107年以來的新低點,較113年1-7月減少24.9%,交易量大減讓房仲業經營壓力大增。理事長蘇金城表示,交易量下降已經出現危機,購屋貸款卻又遭拖延,過去平均1-2個月就可完成對保放款,而今平均約延長至3-6個月,嚴重影響交易進度,更加提升了交易難度。目前換屋購買都靠少數資金實力雄厚、不倚賴房貸的買方;但畢竟這類買方屬相對少數,難以支撐基本交易量,房仲業者生存陷入困境。
另以各行政區1-7月累計來看,除了大安區及南港區之外,台北市各行政區交易都陷入僵局,與113年1-7月相較,餘10區皆衰退2成至4成不等,其中萬華區衰退45%,大同區、中山區、及北投區皆減少3成以上,信義區及中正區減幅相對較低,分別為21.5%及22.5%。初步研判,上述資產雄厚的資產者,可能對老屋較多的老舊市區購屋意願偏低,對大安區及信義區等精華區的購屋意願相對較高。
蘇金城理事長最後表示,113年10月之後台北市的市況十分慘淡,來人量及成交量持續大減,再加上台灣與美國關稅稅率談判的初步結果不盡理想,台灣經濟衰退的危機可能擴大,台北市競爭激烈的房仲業生存環境恐愈趨艱困。以114年6月底房仲全聯會的會員家數統計來看,台北市會員家數來到926家的歷史高點,而此時的成交件數卻持續下降中,同業競爭更趨白熱化,除了呼籲政府放寬貸款的信用管制之外,亦提醒同業會員要謹防交易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