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金融三大新制7月上路!TISA投資優惠、公司債轉換鬆綁與紅單屋地震險補貼全解析

20257月,金管會推出三大金融新制,包括推動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制度、鬆綁公司債轉換認股規定、以及擴大住宅地震險「紅單屋」臨時住宿費補貼範圍。這些政策不僅強化了投資便利性,還提升了民眾保險保障水準,對投資人和房屋所有者而言,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變革。

📚 目錄

  • 🔍 引言:金融新制齊發,投資與保障雙提升
  • 🏦 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新制詳解
  • 💹 公司債轉換與認股權鬆綁,市場流動性提升
  • 🏠 地震險「紅單屋」臨時住宿費補貼新規
  • 📊 三大新制對投資與保險市場的影響分析
  • 💡 觀點與建議:如何善用新制優勢?
  • 🏁 結語:金融政策趨勢與不動產投資連結

🔍 引言:金融新制齊發,投資與保障雙提升

2025年7月,金管會推出三大金融新制,包括推動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制度、鬆綁公司債轉換認股規定、以及擴大住宅地震險「紅單屋」臨時住宿費補貼範圍。這些政策不僅強化了投資便利性,還提升了民眾保險保障水準,對投資人和房屋所有者而言,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變革。


🏦 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新制詳解

✨ TISA制度上路,打造長期投資新利器

7月起,第一階段的TISA制度正式啟動。該制度以定期定額投資為核心,結合以下兩大費用優惠:

優惠項目

說明

市場現況對比

手續費0%

持續連續投資24個月享免手續費

市場平均手續費約0.3%

基金經理費低於1%

嚴格基金費用門檻,提高投資效率

市場平均約1.8%

📅 注意事項

  • 中途停扣或贖回將喪失優惠資格
  • 須等待6個月後才能重新投資同一基金

🏢 參與機構與基金名單

6月底公布參與機構與基金,首批11家銷售機構,超過10檔基金上線,目標是吸引更多投資人培養長期理財習慣。


💹 公司債轉換與認股權鬆綁,市場流動性提升

🔄 新制重點:股東會期間可轉換與認股

自7月1日起,轉換債、交換債及附認股權公司債持有人,即使在股東會過戶停止期間,也可提出轉換或認股申請,但不影響股東名簿登記。

項目

過去規定

新制規定

股東會過戶停止期間

不可執行轉換或認股權

允許提出申請,但不得變更股東名簿登記

適用範圍

新發行債券

追溯適用所有已發行公司債

📈 市場規模與展望

截至2025年3月底,已有270家公司發行323檔轉換公司債,2家公司發行3檔交換公司債,該新制有助提升債券流通性與投資彈性。


🏠 地震險「紅單屋」臨時住宿費補貼新規

🆕 擴大補貼範圍,減輕受災者負擔

過去僅全損房屋可申請臨時住宿費,7月起只要房屋因地震被張貼「紅單」危險建築標誌,即可申請臨時住宿補助,每件最高20萬元。

補貼項目

過去規定

新制規定

臨時住宿費申請條件

房屋結構全損

紅單屋(危險建築認定)

最高給付額

不明

每件最高20萬元

保費變動

不包含補貼支出

經模型試算,地震基金可負擔,不調整保費


📊 三大新制對投資與保險市場的影響分析

新制類型

主要利多

可能風險

建議對象

TISA制度

低手續費長期投資誘因,鼓勵理財習慣

中途停扣或贖回需等待期,流動性受限

中長期基金投資人

公司債轉換鬆綁

增加轉換靈活度,提升債券流通性

股東名簿不變,權益變動需留意

債券投資人、企業融資

地震險補貼擴大

提升臨時住宿保障,減少災後負擔

保費維持穩定,民眾保障提升但不涵蓋賠償

住宅所有者及地震高風險區居民


💡 觀點與建議:如何善用新制優勢?

  1. 投資人應把握TISA長期投資優惠,規劃定期定額策略,減少交易成本,穩健累積財富。
  2. 債券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公司債轉換規則變化,利用新制提高流動性與靈活調整資產配置。
  3. 房屋所有者特別是地震高風險地區應積極了解地震險「紅單屋」補貼政策,保障受災期間的基本生活需求。
  4. 企業可藉由鬆綁的公司債規定,提高資金運用彈性,有助於財務結構優化與市場拓展。

🏁 結語:金融政策趨勢與不動產投資連結

金管會此次推出的三項新制,聚焦提升投資便利性與強化民眾保險保障,顯示政府鼓勵長期理財與完善風險管理的決心。對於不動產投資者而言,地震險補貼新制不僅減輕潛在災害風險,也有助穩定住宅市場信心;而公司債市場的活絡,有望帶動相關產業資金流動,進一步推升工業與商用不動產需求。

投資人與房屋所有者,均可從新制中找到契機,提升資產配置彈性與保障水準,為未來財務安全及生活品質鋪路。

 

📢 2025年金融三大新制7月上路!TISA投資優惠、公司債轉換鬆綁與紅單屋地震險補貼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