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科會核准11件投資案!台灣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版圖全面升級

近期國科會核准 11件科學園區投資案,總投資額達 新臺幣62億元,涵蓋智慧鐵道、綠能、半導體耗材與精準醫療等前瞻產業。南科布局智慧軌道與綠能,納爾科設立研發中心;中科以半導體高值化與精準醫療為主,智勝科技帶動本土供應鏈升級;竹科則聚焦生醫與循環經濟,倍智醫電與榮宗科技強化技術創新與環保應用。此次投資不僅促進產業升級與跨領域整合,也帶動高規格廠辦、研發空間及綠建築需求,形成園區不動產長期增值潛力。建議企業與投資人把握技術升級與園區設施需求,政府可進一步規劃產業聚落與綠建築指引,提升園區整體競爭力與土地價值。

📑 目錄

  1. 引言:科學園區新動能的崛起
  2. 🌏 南部科學園區:智慧鐵道與綠能的前瞻布局
  3. ️ 中部科學園區:半導體關鍵耗材與精準醫療
  4. 🧬 新竹科學園區:生醫與循環經濟的結合
  5. 💡 投資趨勢分析:高科技與不動產潛力連動
  6. 🔍 結論與觀點

引言:科學園區新動能的崛起

隨著全球高科技產業競爭加劇,台灣持續在半導體、生醫、智慧製造及綠能領域深化布局。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近期召開第26次科學園區審議會,核准11件投資案,總投資額達新臺幣62.25億元,另通過19件增資案,合計增資約111.85億元。這些投資案不僅涵蓋半導體關鍵耗材、智慧鐵道、次世代太陽能與智慧醫療等前瞻領域,也為南、中、北三大科學園區注入新動能,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將透過逐列分析,解構這些投資案的技術亮點、產業價值與潛在投資機會,並提供對未來園區發展及相關不動產投資的觀察與建議。


🌏 南部科學園區:智慧鐵道與綠能的前瞻布局

南部科學園區(南科)近年積極推動智慧交通與綠能科技的整合應用,吸引國際及本土企業投資。以下表格整理了本次核准的主要投資案與關鍵數據:

公司名稱

投資額(億元)

投資重點

技術特色

影響與機會

亞立欣科技有限公司橋科分公司

8

智慧軌道系統

AI預測維護、SCADA遠端監控、無人載具

提升南台灣智慧交通產業競爭力,創造就業與研發機會

威日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南科分公司

4

鈣鈦礦矽晶疊層太陽能

高轉換效率30%

綠能量產落地,支援AIoT及主流市場能源需求

納爾科股份有限公司南科分公司

1.5

智慧水務與半導體耗材研發

AI+IoT應用於高科技廠房

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帶動研發與國際合作機會

🔹 投資解析

  1. 亞立欣科技:投資橋頭園區,專注於智慧軌道系統開發,包括AI預測性維護與遠端監控系統。此舉可望促進無人載具應用的落地,搶攻全球智慧交通市場。對園區不動產而言,帶動交通與倉儲設施需求增加,進一步提升土地使用價值。
  2. 威日光電:專注於高轉換效率鈣鈦礦矽晶堆疊太陽能電池,投資南科屏東園區。綠能產業的落地不僅改善園區能源自主性,也可能推動園區內能源管理系統及設備廠商的需求成長。
  3. 納爾科:隸屬《Fortune》500 Ecolab集團,將於南科設立研發中心,開發智慧水務管理與半導體研磨液原料。此舉強化本土供應鏈,帶動園區內高科技不動產需求,尤其是研發辦公空間與高規格廠房。

️ 中部科學園區:半導體關鍵耗材與精準醫療

中部科學園區(中科)持續鞏固精密機械與半導體製程聚落,並擴展智慧醫療產業布局。以下表格整理主要投資案:

公司名稱

投資額(億元)

投資重點

技術特色

影響與機會

久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

精密金屬表面處理

物理氣相沉積(PVD)

提升中部精密機械與半導體設備配件產值

智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半導體CMP研磨墊

全球唯一RIM專利技術

本土化關鍵耗材,推動半導體高值化產業聚落

歐昇生技有限公司

0.15

精準脊椎微創手術系統

智能超聲波骨刀整合內視鏡與高頻電燒

帶動台灣醫療設備自主研發與出口

光浴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0.4

綠能整合平台

一站式能源管理系統

支援園區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 投資解析

  1. 久祐實業:以環保PVD鍍膜技術提供高附加值金屬加工零件,對中科精密機械與半導體設備產業鏈形成加乘效應,帶動區域技術與產能升級。
  2. 智勝科技:全球唯一的半導體研磨墊供應商,透過RIM專利技術落地台中園區。該技術不僅強化半導體高值化,也帶動關鍵耗材本土化,提升中科園區產業聚落核心競爭力。
  3. 歐昇生技:開發精準醫療設備,將微創脊椎手術技術商用化。這類投資增加中科生醫產業密度,對精準醫療不動產需求(如研發實驗室與醫療設備設施)具有正面效應。
  4. 光浴科技:提供園區整合能源管理服務,協助企業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此舉可能帶動智慧廠房及綠建築需求,增加中科園區環保型不動產價值。

🧬 新竹科學園區:生醫與循環經濟的結合

新竹科學園區(竹科)在高科技產業中,一向以半導體與資訊科技著稱,但近年來生醫與循環經濟產業快速崛起,吸引國內創新企業進駐。以下整理主要投資案及技術特點:

公司名稱

投資額(億元)

投資重點

技術特色

影響與機會

倍智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2

智慧胸腔影像判讀平台

Total Thoracic AI, LDCT多重病徵分析

提升精準醫療服務,創造醫材供應鏈本土化機會

台灣元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0.5

微創硬脊膜水膠

注射式密封水膠

改善術後併發症,帶動高階醫材產業鏈發展

榮宗科技有限公司

0.7

可再生VOC濾網

半導體製程再生濾網

延長耗材使用壽命1.8倍,促進循環經濟與減碳目標

🔹 投資解析

  1. 倍智醫電:其「Total Thoracic AI」平台能透過單張低劑量電腦斷層影像完成肺癌與冠狀動脈鈣化等病徵分析。這不僅加速醫療決策,也將半導體級影像處理技術應用於精準醫療,對園區內的研發實驗室需求和醫療產業相關不動產具有拉動作用。
  2. 台灣元創醫療器材:開發創新的硬脊膜微創水膠,主要用於防止脊髓液外漏。這類產品可推動國內高階醫療器材自主供應鏈發展,也增加醫療研發空間的租賃需求。
  3. 榮宗科技:致力於可再生VOC濾網及晶圓傳遞氣簾裝置開發,延長濾網壽命超過1.8倍,符合半導體製程減碳與循環經濟的要求。對園區廠房與耗材倉儲設施產生正向需求,並提高土地與建物使用價值。

💡 投資趨勢分析:高科技與不動產潛力連動

🔹 技術投資對產業聚落的帶動

從南、中、北三大科學園區的核准投資案觀察,可以明顯看到以下趨勢:

  1. 高值化與本土化:智勝科技的半導體研磨墊、榮宗科技的再生濾網,都屬於關鍵耗材本土化策略。這類高技術投資促使園區內專用廠房需求增加,進而提高不動產價值。
  2. 前瞻產業融合:智慧軌道、綠能太陽能與精準醫療的布局,呈現產業交叉融合趨勢,為園區吸引更多上下游供應鏈與合作廠商。
  3. 循環經濟與綠建築:光浴科技與榮宗科技的環保技術,顯示園區朝向淨零排放及減碳目標發展,對綠色廠房及智能辦公空間需求增加。

🔹 產業投資與不動產價值關聯

投資方向

對園區不動產影響

潛在投資機會

半導體關鍵耗材

專用廠房需求增加

高規格廠房及研發實驗室租賃

智慧醫療設備

精準醫療研發空間需求

生醫辦公與實驗室租賃市場成長

智慧交通與綠能

智能廠房與能源管理設施需求

廠辦、土地及綠建築投資潛力

循環經濟技術

節能減碳與耗材回收設施

環保科技廠房及設備租賃

由此可見,科技投資不僅直接提升產業競爭力,也間接提升園區內不動產價值,尤其是高規格廠辦與專用研發空間,未來隨著更多投資案落地,園區土地及廠房租賃需求將持續增加。


🔍 結論與觀點

台灣科學園區近期核准的11件投資案,總投資額超過新臺幣62億元,涵蓋智慧鐵道、綠能、半導體關鍵耗材與精準醫療等前瞻領域,不僅彰顯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也顯示科學園區作為高科技創新聚落的持續升級潛力。

1️ 產業升級明顯:多元聚落與高值化趨勢

從南科智慧軌道、綠能應用,到中科半導體耗材與精準醫療,再到竹科生醫與循環經濟,台灣科學園區正在形成多層次、高值化的產業聚落。具體觀察如下:

  • 技術前瞻性:此次投資案中,多家公司擁有全球或區域獨家專利技術,例如智勝科技的RIM CMP研磨墊、倍智醫電的Total Thoracic AI平台,顯示科學園區不僅是產業聚落,更是研發創新的核心據點。
  • 產業互補性:南科的智慧軌道與綠能、竹科的循環經濟與生醫設備之間,形成上下游與跨領域技術鏈結,促進產業間技術互通與價值鏈整合。
  • 區域經濟拉動:高技術投資案帶動人才聚集與供應鏈延伸,尤其在中部與南部園區,形成高附加價值產業聚落,有助於地方經濟與產業競爭力同步提升。

2️ 不動產潛力可期:高規格廠辦與研發空間需求增長

隨著高技術產業落地,對園區內廠辦、研發實驗室及綠建築空間的需求明顯增加:

  • 廠房需求升級:半導體及精準醫療相關產業需高度潔淨環境、專用設備與能源管理系統,導致高規格廠房需求增長。
  • 研發空間需求:AI、物聯網、綠能及生醫等前瞻技術投資,使園區研發辦公室與試驗實驗室空間租賃需求提升,特別是竹科與中科園區。
  • 綠建築與節能設施:光浴科技與榮宗科技的循環經濟及能源管理案例顯示,未來園區內淨零排放、綠建築廠房將成為不動產市場的新亮點,對租金與土地增值形成正面支撐。

🔹 從投資數據看,單是本次核准的11件投資案,即可帶動超過百億元級別的高規格廠房及辦公空間需求,形成中長期不動產增值潛力。

3️ 產業與環境並行:循環經濟與綠能布局

現今高科技企業不僅追求技術突破,也越來越重視環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 循環經濟落地:榮宗科技的VOC濾網再生技術延長耗材壽命超過1.8倍,不僅節能減碳,也降低園區運營成本,並強化綠色供應鏈。
  • 綠能與智慧能源管理:威日光電、光浴科技布局綠能與能源管理系統,對園區廠房能源自給及低碳運營提供支援。
  • 未來不動產影響:淨零排放與綠建築的設施需求將使園區內土地與廠房具備更高的長期增值潛力,成為企業與投資人共同關注的焦點。

💡 建議

對企業:

  • 選擇高規格、可擴充廠辦,確保未來技術升級與產能擴張無障礙。
  • 建立綠色設施與節能管理,符合全球ESG趨勢,也可降低未來改建或營運成本。

對投資人:

  • 高值化產業與園區不動產高度相關,特別是半導體廠房、生醫研發實驗室及綠建築,具備中長期租金與增值潛力。
  • 可關注產業聚落的上下游連鎖效應,如關鍵耗材供應、智慧能源管理與循環經濟設施,作為不動產投資的附加價值指標。

對政府與園區管理者:

  • 強化產業聚落規劃綠建築指引,吸引更多高技術及環保企業進駐。
  • 推動園區內的共享能源、循環設施與研發空間,提升整體園區競爭力,帶動土地與不動產價值增長。
🚀 國科會核准11件投資案!台灣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版圖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