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天下 記者林耀文
高雄市率先全國推動「高雄厝」建築策略,以「環境永續、反映在地自明性、居住健康」為核心理念,截至今年7月,全市已創造18萬戶高雄厝住宅。因應國際淨零建築規劃新潮流,高雄綠建築新成屋案紛紛以住戶居住舒適為本,並從建築綠美化、採光與通風著手,達到全齡友善性居住空間,陸續吸引高素質買家進場,房價也獲得穩定支撐。
高市府工務局長楊欽富指出,高雄厝綠建築大獎自創辦以來已邁入第14年,每年皆挖掘出具代表性的在地優質建築。今年榮獲評審團大獎的「福懋美森園」,將景觀與植栽巧妙融入建築設計中,從一樓小橋流水、中庭綠化造景到屋頂空中花園,都體現高雄厝推動綠化的用心;融入公共空間的「順平」無障礙設計,讓屋頂花園步道、交誼廳等場所兼具舒適性與全齡友善性,因此獲評審高度肯定。
目前高雄厝綠建築得獎作品充分反映高雄建築型態的轉變,因應後疫情時代,「通風」設計受到重視,除傳統的開窗搭配深陽台外,不少作品引入地下室通風井、新風機、導流機等新手法。同時,智慧城市概念逐步融入建築設計,能源管理系統(EMS)、SMART KEY感應開門、智慧包裹收取站、智慧外送取餐櫃等已成為現代建物的重要配備。
工務局表示,高雄市自2012年率先全國推動「高雄厝」建築策略,以「環境永續、反映在地自明性、居住健康」為核心理念,截至今年7月,全市已創造18萬戶高雄厝住宅,打造67萬平方公尺景觀陽台、8萬多平方公尺屋前綠能設施、6千多平方公尺屋後綠能設施,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萬噸,為城市爭取更多綠意空間與清新空氣。
福懋建設董事長江子超認為,綠建築可深入社區住戶的日常生活,因此庭院綠美化與流泉造景安排,透過流動水源、魚苗放養與頂樓結構強化與排水導溝設計,兼具視覺美觀與居住維護實用性,在建築細節規劃更用心,應利於爭取更多高素質買家認同。
多城國際協理李汪成也說,社區節能減碳從建築採光、通風對流著手,搭配頂樓太陽能光電、門廳與地下室的對流窗和通風井設計,有利減少公用電費支出,太陽光電甚至可回售台電,提高社區管理基金收入,住戶居住健康舒適更滿意,住戶介紹買家佔比可達2、3成,房價支撐性頗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