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亂象頻發!自住客成預售屋違約最大宗?業者籲政府應訂「下車機制」

地產天下  記者朱語蕎

近期預售屋交屋貸款亂象頻傳,在財政部一手推新青安、央行一手限縮貸款條件,銀行端擇優選客、讓條件一般的購屋族無所適從,在無法取得足額貸款下,恐賠付違約金。
寶和建設總經理張應偉表示,政策端問題還是政策解決,政府除了要求銀行放寬自用客核貸條件,也應該明訂房地產解約機制,讓近2年受打房政策影響而貸款不足者可下車,以求市場回歸正常軌道。
張應偉分析,一般自住客對於購屋與法規不如投資客敏感,反觀真正賺取價差、對市場敏銳的投資客,在平均地權中規定不能換約後,2023年7月前就逐步退場,市場上剩下首購與首換兩個剛需族群,這些人一方面自用、一方面擔心再不買會更買不起,如果卻因為銀行限縮放貸而不得不賠付違約金,可以說是這一波打房政策下的無辜受害者。


以新青安政策為例,該政策規定自2023年8月1日起,本款最高額度由現行8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更讓許多人誤以為自己都能順利借到1000萬元,最後在實務上無法成功取得貸款,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培養良好債信的觀念。
張應偉認為,一般民眾僅有薪轉、存款、辦信用卡甚至股票買賣才跟銀行往來互動,卻忽略培養良好債信、增加收入以及存款金額的重要性,如今銀行縮緊銀根,自然很難借到高額銀貸。他建議,在買房前就應該詢問多家銀行,確認自己可以貸到的「安全金額」後再買屋。
再者,就算日前金管會督促各銀行優先提供「首購」、「自住」及「已承諾」民眾房屋貸款,但在銀行水位緊繃下,銀行其實也面對借或不借的兩難抉擇;他認為,政府應針對預售屋解約機制重新檢討,若購屋者自身條件問題,導致近2年受到政策影響,未能如願獲得銀行足額貸款者是否可下車,並明訂下車的條件,才能讓市場回歸正常機制。

房貸亂象頻發!自住客成預售屋違約最大宗?業者籲政府應訂「下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