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面臨四重挑戰

經濟日報 記者林勁傑/台北報導

惠譽亞太區企業評等資深副總經理黃筱婷昨(26)日表示,預期今年台灣傳統產業持續面臨全球貿易政策變動、新台幣升值、區域產能過剩及零售消費信心下滑等四重挑戰,整體營運環境更加嚴峻。

隨著能源轉型趨勢加速,傳產普遍需投入大量資本支出,將拉高信用風險。零售業則可能遭遇消費者信心下滑與市場競爭加劇。

黃筱婷於惠譽看台灣2025記者會表示,高關稅環境下許多以出口為主的傳產業因產品同質性高,議價能力有限,恐難將成本完全轉嫁至下游客戶。區域產能過剩問題持續,對外貿易規模較大的行業如石化、化工及鋼鐵等,恐將持續面臨產能過剩、獲利及現金流疲弱情況。

她強調,傳產所面對結構性問題,難以透過政府補貼扭轉趨勢,原材料、石化及鋼鐵等行業最終是拚規模、拚成本。石化及化工業由於中國大陸從淨進口國變成淨出口國,且大陸新產能高效一體化,難以競爭。

鋼鐵業因大陸「反內卷」減產對行業壓力有幫助,惟產能過剩嚴重,加上新興國家加快本地產業發展,供過於求延續,但經多年虧損可能小幅谷底反彈。

水泥業因國內房地產放緩,越南出口積極,致增長性弱,但台灣水泥市場寡占,龍頭企業能調價,另在大陸布局深,大陸部分水泥企業經多年虧損退場,且反內卷嚴格排查超產能生產及產能置換,大陸水泥業回升對台商為較好消息。

最後,黃筱婷示警零售業今年預期將面臨消費支出保守壓力。零售業者需加大資本支出和行銷力度搶市占率,競爭環境更激烈。

傳產面臨四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