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項家麟
近年台灣房市交屋潮帶動驗屋服務市場需求大幅成長,購屋者為確保新屋品質,普遍選擇委託第三方驗屋已成常態。然而,台灣驗屋市場迄今尚未建立完整專業考照制度,部分業者誇大專業資格或證照內容,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情事發生,也引爆監管議題的挑戰,備受關注。
近期,台中某驗屋公司因廣告宣稱員工具備「專業證照」,實際卻僅持有與驗屋無關的技術士證照,遭公平會依《公平交易法》裁罰新台幣5萬元。此事件也凸顯台灣驗屋市場監管不足與專業認證制度有待建立的迫切性。
市場專家指出,目前台灣驗屋服務多依靠工程背景、建築經驗的專業人士進行檢測,但缺乏一致性的專業資格規範。與日本、歐美等國家相比,台灣在驗屋師專業化、合法化的制度仍屬起步階段。
在驗屋需求快速成長的背景下,知名第三方驗屋機構「鴻宇健康驗屋」也對市場現況表達關切。鴻宇健康驗屋表示,公司一向堅持以科學儀器檢測與標準化流程服務,並主張建立公開透明的專業認證制度,讓消費者能更有依據地挑選驗屋團隊。
鴻宇健康驗屋強調,驗屋服務的目的不僅是保障買方權益,也是提升整體建築品質的關鍵一環。該公司呼籲主管機關應加快推動驗屋師專責制度,透過專業培訓與考核,避免市場出現「魚目混珠」的亂象,並協助業界建立長遠的信任基礎。
根據業界統計,驗屋市場需求較去年成長逾三成,雙北、桃園與新竹等交屋熱區尤為顯著。專家認為,隨著自住需求增加與購屋族群年輕化,驗屋已逐漸成為購屋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然而若缺乏明確的專業標準,未來糾紛將恐怕持續升高。
房地產學者建議,政府可參考國外制度,建立驗屋師的專業執照、持續教育與責任保險制度,既能保障消費者,也能協助優質業者脫穎而出,形成良性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