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訊放寬 500億級公司估年減3成

工商時報  黃于庭  魏喬怡

大型上市公司重大訊息公告作業量減輕了。金管會3日公告指出,今年4月已提前預告,實收資本額500億元以上等級公開發行公司,重訊公告標準修法放寬,包含非屬關係人交易取得或處分「供營業使用設備」、「固定收益投資」交易,共34家適用,放寬後這些大型公司就不太頻繁公告,若以2022~2024年間的重訊來看,重訊公告量約可減少8成、約年減2~3成,預計最晚於7月底完成修法程序並發布實施。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這次主要修正「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第31、35條兩項重點,針對實收資本額500億元以上的公開發行公司,一是放寬大型公司非屬關係人交易供營業用設備的揭露標準,從原本10億元就需公告的交易門檻,提高到該公司實收資本額5%以上,例如500億元實收資本額的公司,公告門檻是25億元;二是放寬非屬關係人進行固定收益投資交易的公告標準,從3億元提高到實收資本額的5%以上。

針對公司股票無面額或每股面值非屬新台幣10元的公司,依規定「實收資本額的5%」將改採淨值2.5%取代。截至今年4月實收資本額500億元以上上市公司有4家、無該等級的上櫃公司。

高晶萍說明,因許多實收資本額500億元以上的大型公司反映,現行公告門檻相對其資本額並無重大性,建議提高門檻,金管會徵詢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意見並經討論後,同意針對規模夠大、治理制度完善的公司先行放寬。

實收資本額100~500億元的公司,金管會評估該範圍的公司數量較大,且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參差不齊,部分公司表現未達預期,因此目前不予放寬。

證期局統計顯示,以2022~2024年間重訊公告為基準,500億元等級公司在修法前公告案件為475筆,修法改採新制後,將減至約87筆,重訊公告量下降8成,平均約年減27%,大幅降低公司作業負擔。金管會強調,修正法規將可提升資訊揭露的攸關性,提供投資人決策有用性資訊,並可簡化公司申報作業負擔

重訊放寬 500億級公司估年減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