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出席「桃園市楊梅幼獅擴大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第八屆暨第九屆理事長交接典禮」,並在致詞時強調市政府高度重視楊梅及幼獅擴大工業區的發展。他提到,幼獅擴大二期計畫已送內政部審議,未來將釋出更多產業用地,以滿足企業成長需求。
此外,王明鉅也表示,市府正積極改善園區交通問題,包括協調出口銜接高速公路路段,以及推動楊梅至頭份的高架拓寬工程。這項工程已獲得中央核定,預計將大幅改善交通狀況。經發局也補充,**「楊梅交流道北出閘道」及「幼獅交流道南出閘道」**改善工程預計年底完工,總經費約3600萬元。
報導也提及桃園市在《國土計畫法》上的超前部署。雖然《國土計畫法》實施時程延後至2031年,但桃園市已率先完成「桃園市國土計畫專案通盤檢討」及「國土功能分區圖」的審議,並已報送內政部。都發局長江南志指出,此舉是為了解決過去土地規劃的不足,並配合中央「桃竹苗大矽谷」等產業發展政策,將土地劃分為不同功能分區,以實現有序利用,滿足地方產業發展與區域開發需求。
總體而言,桃園市政府正透過產業用地擴大、交通基礎建設改善以及國土計畫的超前部署,積極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與城市規劃,為產業升級和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幼獅擴大二期計畫:釋出更多產業用地
目前,幼獅擴大二期計畫已送交內政部審議。這項計畫的核心目標,就是釋出更多的產業用地,以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擴廠需求。
表格:幼獅擴大工業區發展概況
項目 | 內容 | 備註 |
計畫名稱 | 幼獅擴大二期計畫 | 正在內政部審議中 |
主要目的 | 釋出更多產業用地 | 滿足企業成長需求,促進產業升級 |
交通改善 | 楊梅頭份高架拓寬工程 | 已獲中央核定,改善園區交通瓶頸 |
市府承諾 | 持續投入資源、排除瓶頸 | 提供堅實支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
這項計畫的推進,對於在地的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多。在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的當下,能有新的產業用地供應,不僅能吸引新企業進駐,也能鼓勵既有企業深耕,從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帶動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交通升級:為產業與生活注入動能
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交通基礎設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王明鉅副市長特別指出,市府已積極協調改善園區出口銜接高速公路的路段,並推動楊梅頭份高速公路自楊梅至頭份高架拓寬工程。這項工程的獲准,意味著未來楊梅的交通瓶頸將可望獲得緩解。
🚗 交通建設的里程碑
楊梅交流道北出閘道與幼獅交流道南出閘道的改善工程,總經費約3600萬元,預計將在年底完工。這將顯著提升園區的交通效率與生活品質。
楊梅頭份高架拓寬工程,這項中央核定的計畫將大幅改善往返高速公路的通勤效率,對於在桃園、新竹兩地工作的民眾來說,將是一個重大利好。
觀點與建議:
交通的改善,不僅是為了解決塞車問題,更是為產業發展打開了新的大門。便捷的交通網絡,能有效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並吸引更多人才在此定居。對於在附近尋找不動產投資機會的人來說,靠近交流道、交通便利的區域,通常具有較高的保值與增值潛力。
桃園國土計畫:擘劃永續發展新格局
《國土計畫法》的實施延後至2031年,為各地方政府帶來了更充分的準備時間。桃園市在近日完成的「桃園市國土計畫專案通盤檢討」與「國土功能分區圖」的審議,並已送交內政部審查。這項行動領先全國,展現了桃園市在都市規劃上的前瞻性。
📈 國土計畫的核心目標
桃園市都發局局長江南志表示,這次的專案通盤檢討,旨在彌補110年版本中的不足之處,並因應中央提出的「桃竹苗大矽谷」與「龍科擴」等旗艦產業政策。
表格:桃園國土專案通盤檢討重點
項目 | 內容 | 影響與目的 |
產業發展 | 重新盤點產業廊帶空間分布,避開優質農業區。 | 有序發展產業,滿足未來產業用地需求。 |
城鄉發展 | 桃園、中壢、航空城三大都會圈劃為集約發展區。 | 避免都市發展失序,集中資源開發。 |
保育區調整 | 將海岸保護區、濕地等劃出未來發展地區。 | 維護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 |
交通配合 | 配合「五橫五縱」交通計畫,規劃土地轉型利用。 | 提升交通效率,促進區域發展。 |
用地需求 | 預估至125年,產業用地需求約3800多公頃。 | 逐步規劃產業用地,以滿足需求。 |
這次的檢討,不僅考量了產業用地的需求,也兼顧了居住、金融、教育、醫療等支援性服務。這是一個全方位的規劃,旨在打造一個更加宜居、宜業的城市。
🏠 國土計畫與不動產投資的關聯
國土計畫的調整,對不動產市場有著深遠的影響。
城鄉發展地區:被劃定為集約發展或未來發展地區,通常意味著政府將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基礎建設,未來有較高的開發潛力。
產業廊帶:在產業廊帶內的區域,由於工作機會集中,租賃需求與房價通常會相對穩定甚至增長。
土地功能分區:不同功能分區對土地的使用有不同的規範,投資前應仔細了解目標地塊的國土功能分區。
在地協會:凝聚力量,應對挑戰
楊梅幼獅擴大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的理事長交接,不僅是人事的更迭,更是協會精神的傳承。第八屆理事長李安重在任內積極推動世代交替與人才傳承,鼓勵年輕二代投入會務,為協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 協會的關鍵貢獻
反映園區問題:協會長期關注並反映園區的交通與環境問題,爭取改善道路破損與照明不足,為會員創造更好的營運環境。
推動數位轉型:面對多變的國際局勢,協會積極推動數位轉型、智慧製造及供應鏈在地化,以強化產業韌性與競爭力。
這顯示了在地企業不僅關注自身的發展,也透過集體的力量,共同應對外部挑戰,為整個園區的繁榮做出貢獻。
桃園經濟發展:穩居全國之冠
桃園市在經濟發展上的表現,可謂是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截至今年5月底,桃園累計投資額高達5078.54億元,占全國約20%,居全國之冠。這預估將創造超過3.3萬個就業機會。
「桃竹苗大矽谷」核心:楊梅被定位為「桃竹苗大矽谷」的核心,將以半導體與AI串聯科技廊帶,推動產業升級。
這些數據與政策,不僅是對桃園經濟活力的肯定,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觀點與建議:掌握不動產的未來趨勢
桃園的發展趨勢,對於不動產投資者而言,提供了幾個明確的指標:
鎖定產業廊帶:桃園的產業佈局清晰,未來發展重心將集中在特定的產業廊帶上。投資者可以關注這些區域的住宅與商業地產。
關注交通樞紐:交通建設的完善,將提升區域的便利性與房價。投資靠近交流道、未來捷運站點的物件,是較為穩健的策略。
評估區域發展潛力:國土計畫的調整,提供了評估區域潛力的重要資訊。投資者應仔細研究國土功能分區圖,了解目標地塊的未來發展方向。
結論:桃園,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城市
從王明鉅副市長對工業區發展的承諾,到國土計畫的全面通盤檢討,再到交通建設的穩步推進,桃園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決心,打造一個更具競爭力、更宜居的城市。
這些政策與計畫的實施,不僅將為桃園的產業注入新的動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將為廣大的市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對於不動產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在穩健的產業基礎與前瞻性的都市規劃下,桃園的房地產市場,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隨著桃園在「桃竹苗大矽谷」中的核心地位日益鞏固,以及各項基礎建設的陸續完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座城市將繼續在台灣的經濟版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