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喊「水龍頭」開大點

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央行鬆綁自住換屋出售原有房屋期限,由一年延長到18個月。對此,建商表示,這對特定族群友善,對產業談不上利多,在銀行水位受限下,貸款不易才是民怨癥結點,建議應取消限貸措施或至少提高成數,資金水龍頭不僅要打開還要擴大。



中華民國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全聯會(建商公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新建房屋符合耐震、消防、隔音、綠建築設計標準等最新建築法規,即使民眾所居舊屋未屬都更危老重建範圍,可藉購置新屋,提升家庭居住品質與安全,惟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就名下已有一戶房貸者,欲增購或換屋者,融資條件嚴苛。


楊玉全表示,此次放寬為18個月,代表央行體諒民困,但是銀行因水位受限,只能用舊貸清償的額度來承作新的房貸,使民眾無法或不易向銀行申辦房貸。


另外,即使以切結方式先買後賣延長至18個月,但是因銀行將耗費稽查成本,以及處理隨之產生的訟爭,銀行仍不太願意貸款予該類換屋民眾,造成自住民眾換屋貸款仍受兩戶以上管制。楊玉全認為,還是要針對換屋民眾取消限貸措施或至少提高成數,並調降存款準備率,打開資金水龍頭,才是解決之道。


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賴正鎰指出,央行鬆綁自住貸款政策,對有換屋需求的自住族來說相對友善,這項調整能讓民眾在換屋過程中減少資金壓力,不必急售,也有更多彈性來銜接資金流。若從整體房地產市場來看,賴正鎰坦言,這項措施談不上利多。

建商喊「水龍頭」開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