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讓利換屋族 業者促資金鬆綁

中國時報 王莫昀

央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在房市掀起「金龍海嘯」,全台成交量大減,不少首購族、換屋族遭到錯殺,為此先是金管會宣布鬆綁《銀行法》不納入新青安貸款,央行8日進一步宣布,給換屋族多半年的緩衝期,切結18個月內售出舊屋,貸款成數便不會被調降,不過,業者普遍認為,重點在於資金水龍頭要打開,否則成效有限。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央行的一年換屋延長半年,看似放寬,但實際上對於第一線因需要勾稽而不願放貸換屋族的問題無解,恐怕在溝通上還要更努力。不過看起來央行也願意傾聽民意,至少網開一面,避免了可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根據先前央行提供資料顯示,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本國銀行辦理換屋協處案件共2142件,等於每月大概先買後賣切結一年出售的件數不到100件,顯示真正跟銀行簽切結的數量很有限,此次央行放寬將出售時間延長到18個月,的確可以讓換屋族鬆一口氣,但銀行可放款的資金有限,優先承作首購,仍是影響關鍵因素。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央行主要順應民意,對卡關的換屋族稍微放寬,略表心意,給緩衝空間,不過切結書從12個月寬限到18個月,還是要看銀行承做意願,且緊縮的水位、放款集中度困境,仍未改善,因此銀行對於換屋族的房貸態度不會改變。

不過,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去年9月為確保換屋族權益,央行特別在信用管制措施中加上「人道走廊」,換屋族若在買房的一年內賣掉舊屋,則可避免受第二戶限貸5成之限制,如今該措施再度鬆綁,且延長換屋族售屋時間至1年半,在目前房市交易節奏放緩的情況下,讓換屋族資金籌備較顯寬容,為目前逐漸萎縮的換屋市場注入強心針。

央行讓利換屋族 業者促資金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