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辦需求空間超過百萬坪 內科、南港、北士科為三大重點園區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商仲業者宏大國際資產彙整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資料發現,近四年全國新增5.45萬家公司,其中四成為製造業、六成服務業,以每家公司需要10坪辦公空間估算,預估國內至少有50萬坪商辦面積需求,若加上企業擴充、舊大樓更新短少面積,預估國內至少有超過100萬坪辦公空間需求。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分析,過去鮮少建商規劃商辦出售,直到2018年前後台商加速回流後,商辦需求才提高,不少建商投入商辦出售或出租市場。


陳益盛指出,目前土地難求,尤其都會區市中心,以台北市為例,市中心土地供給少、需求呈外溢現象,以內科、南港、北士科為三大商辦供給重點,為近年企業設置商辦重心。


資料顯示,自2021年至2024年,全國公司登記家數由736,889家增至791,478家,四年新增54,589家。宏大國際資產調查,新增公司中,製造業占40%、服務業占60%,以每家公司需10坪空間估算,初估全國至少有50萬坪商辦面積需求。若加上企業擴充、老舊大樓都更和重建的短少面積,預計全國企業對商辦、營業空間需求將超過100萬坪。


以北市內科、南港、北士科三大園區辦公室空間看,陳益盛指出,內湖園區開發土地比率約95%,南港經貿園區約80%,北士科園區開發度僅約30%。


陳益盛表示,十年前內科較受青睞,五年前為南港園區,今年因輝達亞洲總部設在北士科,成為最詢問度最高區域,光是7月輝達公布前後,周邊商辦每坪成交價就提高5%至10%。


陳益盛指出,三大科技園區以南港商業機能及交通運輸最佳,商辦行情價格最高,目前辦公室每坪成交均價60萬至140萬元。內湖供需近飽和、區內商辦價格較穩定,每坪成交均價約50萬至80萬元。北士科開發屋齡較新,每坪成交均價約65萬至85萬元。


陳益盛分析,三大園區最大差別在於規模不同,以及土地使用分區,其中內科面積約150公頃,供做辦公區域約九成屬於科技工業區,進駐業者以電子科技及製造業行政及研發為主,如光寶(2301)、鴻海(2317)、研華(2395)等;南港園區範圍約86公頃,土地使用分區包含工業區、商業區,可進駐業種較廣,代表企業如IBM、台灣高鐵(2633)等,未來東區門戶計畫範圍則可擴大到440公頃。北士科土地範圍約94公頃,辦公區主要為產專區,少部分為商業區,可設立產業別接近南港園區,目前有中鼎工程(9933)、友華生技(4120)、金仁寶等。

商辦需求空間超過百萬坪 內科、南港、北士科為三大重點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