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季經濟氣候由「朗」轉「陰」

經濟日報 記者黃于庭/台北報導

國泰金控與台大產學合作團隊昨(15)日舉行今年第3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上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至4.5%、第4季經濟氣候將由「朗」轉「陰」;展望2026年,因關稅負面影響浮現,加上基期墊高,預期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

另外今年台灣人均GDP可望超越南韓,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認為,這是對台灣經濟的肯定,不過仍有兩個隱憂,首先,人均GDP的計算分母是人口,台灣人口呈現負成長,少子化問題長期而言是隱憂;其次,台灣經濟受惠於半導體、AI,但若產業集中度太高,也可能是隱憂。

國泰台大團隊評估,由於關稅影響小於原預期,第3季台灣經濟氣候調整為由「雨」轉「朗」(原徘徊在「陰」、「雨」之間),第4季經濟氣候則可能由「朗」轉「陰」,出現機率將在65%以上。展望第4季,隨金融市場波動性可能加大,台灣央行仍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較高,研判金融情勢指數可能在「趨向寬鬆」區間內偏下震盪。

徐之強指出,對等關稅影響小於原先預期,半導體目前仍維持豁免,加上AI需求強勁,帶動台灣出口暢旺,使今年以來整體景氣表現強勁,因此上修今年台灣GDP成長預測值至4.5%(原2.8%),研判有八成機率落在3.8%至5%(原1.6%至3.5%)。

第4季經濟氣候由「朗」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