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不如死」人口減少、房價卻飆升 平均房價5年內漲到35萬!

TVBS 劉彥萱 黃冠瑋
台灣房市正面臨結構性轉變,小坪數住宅成為市場主流。在天母地區,一間11.75坪的挑高設計小宅標價1328萬元,每坪單價高達110萬元,仍受到首購族青睞。專家指出,雖然限貸令上路後整體房市交易量下滑,但小宅產品因總價門檻低且供給相對稀少,價格下修空間有限。


採挑高設計,樓上作為臥室使用,樓下則為公共空間,房仲廖芷瑩表示,這種小坪數住宅供給相對較少,需求量仍然存在,加上總價優勢明顯,購屋者只需準備不到300萬元的自備款,對年輕人或首購族來說相對容易負擔。

採挑高設計,樓上作為臥室使用,樓下則為公共空間,房仲廖芷瑩表示,這種小坪數住宅供給相對較少,需求量仍然存在,加上總價優勢明顯,購屋者只需準備不到300萬元的自備款,對年輕人或首購族來說相對容易負擔。 

限貸令實施後,整體房市交易量明顯下滑,但小宅產品的需求依舊穩定。廖芷瑩強調,坪數較大的產品價格有調整空間,但小宅因總價與需求因素,價格下滑幅度不高。根據房仲集團統計,近一年全台七都預售市場中,20至30坪產品最受歡迎,占整體交易比重近四成,成為預售主流。在房價高漲與公設比高的雙重壓力下,台北與新北市的小宅化現象最為明顯。

從人口結構來看,台灣正面臨嚴峻挑戰。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今年5月全台新生兒僅8433人,創歷史新低,預估全年新生兒數恐僅剩約11萬人,相較之下,當月死亡人數高達1.5萬人,台灣已連續53個月出現生不如死的現象。短短五年間,全台人口減少約24萬人,但平均房價卻從每坪26萬飆升至35萬元,形成人口減少但房價上漲的矛盾現象。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解釋,人口負成長只是影響房價的眾多因素之一,而多頭炒作和兩代不同堂導致戶數增加也是重要原因。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補充,近5年全國人口雖減少24.8萬人,但因小家庭增多,全國戶數增加了96.8萬戶,需求抵消了人口減少的衝擊。

專家分析,目前已有三類房市產品價格出現鬆動跡象,首先是二、三線地區的老屋因空屋率高而受影響,再來是大坪數住宅因家庭小型化而不再是市場主流,另外學區宅則因少子化導致學區優勢淡化而保值力下滑。李同榮表示,明星學區效應已在淡化,每個地區的中小學都辦得很好,但大學招生情況不一,招生率下降的大學周邊房市活絡度降低,尤其二線城市因基本面較弱且人口往大都會集中,受影響更為明顯。

台灣房市正經歷結構性轉型,人口減少與家庭結構小型化都將造成住宅需求轉變,若生育率持續低靡,對房市發展勢必帶來負面衝擊。

 

台灣「生不如死」人口減少、房價卻飆升 平均房價5年內漲到3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