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彙整,截至今年八月底,全台社宅完工數量達三.六萬餘戶,對比二〇二二年的兩萬戶,三年大增一.六萬戶;而全台預計二〇二九年前完工的社宅數量粗估達六萬戶,房產業者指出,二〇二九年全台社宅完工數量可達近十萬戶,相當於社宅供給水龍頭將大開。
根據統計,目前六都已完工社宅數量以台北市最多,有一.五三萬宅,其餘五都均未達一萬宅;若加計二〇二九年前預計完工的社宅數量,台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等粗估社宅數量均會超過兩萬戶,桃園市、台中市及台南市則均超過一萬戶。
國家住宅與都市更新中心指出,目前中央、地方各自有負責的社宅招租系統,中央負責招租的社宅來源主要是中央自己興建以及公辦都更案分回社宅;而目前興建中的社宅因颱風等各項因素,在合法展延下,通常會較統計表上預計完工時間再延遲一些,但一旦竣工,就會啟動招租作業。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未來幾年社宅進入大量供給期,是租屋族福音,也是中央與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的成果,能讓無殼蝸牛更易租得到、租得起。在社宅供給湧現、薪資所得持續提升下,居住負擔可望獲得舒緩。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社宅新建量往十萬戶大關邁進,等於與先進福利國家相比,有一定存量可供住宅政策運用,但租賃、買賣是否在性質、偏好、區域有一定的替代性,以及後續的管理、服務、維運挑戰,甚至建築開發的創新引進示範效果,對住宅市場來說,是衝擊也是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