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卡關北士科 台灣錯過AI總部恐成「下一次錯失的奇蹟」

輝達卡關北士科 台灣錯過AI總部恐成「下一次錯失的奇蹟」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全球AI熱潮席捲,各國爭相邀請輝達(NVIDIA)設廠或設總部,而台灣原本是最有機會贏得這場科技榮耀的地區。輝達看上台灣完備的半導體生態鏈與優秀工程人才,原計畫在北士科T17、T18基地打造亞洲營運總部。但這場原應「水到渠成」的合作,如今卻卡在地上權糾紛與行政僵局中,一塊土地、一紙合約,成了讓國際巨頭卻步的絆腳石。

信任崩解、投資信心動搖,台灣在AI版圖中的角色將被邊緣化。這場糾紛表面是地上權之爭,實則反映出制度僵化與決策缺乏戰略高度的根本問題。X

問題核心在於新光人壽與台北市政府之間,對地上權合約解約與補償金的歧見。

新壽主張「未來預期收益」應納入補償,而市府認為該要求缺乏法理基礎。輝達則因不接受「先建後移」的方案,遲遲無法動工。對輝達而言,企業總部不只是辦公場域,更是品牌精神與創新文化的象徵,設計與工程必須由公司親自主導。這不只是面子問題,而是全球科技公司對企業價值的堅持。

輝達的立場並非不近人情。

身為AI產業的龍頭,其總部建築代表創新、效率與跨域合作的精神,若連設計自主都要被侷限,將嚴重影響企業形象與決策信心。外界擔心,若此案久拖不決,輝達可能轉向馬來西亞或新加坡等積極爭取的地區,那將是台灣科技競爭力的一大挫敗。

從新壽的角度來看,其要求鉅額補償雖有財務模型支撐,但作為公共資產地上權持有者,尚未履約完成便主張未來收益損失,恐有違社會期待。畢竟公共土地屬全民所有,企業若藉契約之名追求超額利益,恐損及公益正義與品牌信譽。

更值得檢討的,是台北市政府的角色。

面對國際企業的合作機會,政府若只強調依法行政、消極應對,卻缺乏跨部門協調與政策彈性,等同讓產業發展機會從指縫溜走。當行政效能成為外資最深的顧慮,台北的「智慧城市」形象也隨之蒙塵。

有網友在臉書《賣房知識家》社團戲稱:

「輝達熱臉貼上冷屁股,台灣真不缺機會,缺的是決心。」這句話,道出了民眾對政府「想發展AI卻卡自己」的無奈。當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都主動出手爭取時,台灣卻在一紙合約中繞圈,彷彿忘了自己曾有的科技膽識。

若輝達最終撤出,這不僅是商業談判的失敗,更是國家政策的挫敗。政府威信受損、企業

輝達卡關北士科 台灣錯過AI總部恐成「下一次錯失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