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衝破6,000億美元

經濟日報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昨(7)日公布截至9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較8月底增加55.13億美元,重返上升軌道並再創歷史新高。


央行指出,外資持續淨匯入、外匯存底投資收益穩定,以及匯率波動因素共同推升9月外匯存底規模。此外,9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1兆039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72%同寫新高。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表示,9月外資淨匯入金額約45億美元,帶動外匯市場資金回流。


不過部分交易日新台幣波動幅度較大,央行為維持市場秩序,曾適度進場買匯調節,也成為外匯存底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及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變動,也進一步助攻外匯存底創高。


觀察9月主要貨幣變化,美元指數(DXY)持平於97.77。歐元升值0.52%、澳幣升值0.8%、瑞士法郎升值0.66%、新台幣升值0.17%;英鎊貶值0.47%、加幣貶值1.15%、日圓貶值1.04%,人民幣則小幅持平微貶。整體而言,各貨幣波動幅度不大,呈漲跌互見格局。


主要國家外匯存底方面,前三名依次為:中國大陸截至8月底增至3.3222兆美元,日本9月底增至1.1487兆美元;瑞士8月底增至8,928億美元;台灣外匯存底穩居全球第四位。

外匯存底衝破6,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