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家儀 / 攝影 陳宥翔 / 責任編輯 新聞中心 報導
發佈時間:2025/10/22 17:49
最後更新時間:2025/10/23 00:28
房貸水龍頭逐漸鬆開,鬆綁換屋族的賣屋期限,並放寬重購退稅的相關規定,對此有換屋族認為,現在貸款只能5成,加上貸款排撥、買賣談判作業時間拉長,壓力還是很大。專家也提醒,重購退稅最看重自住事實,須在2年內完成申請,還有一些眉角,需特別注意。
換屋族在當前房市不景氣環境中面臨多重挑戰,一位想將公寓換成電梯大樓的陳先生,在看了十幾間物件後,發現賣方價格沒有太大異動,有些價格甚至開得更高。陳先生指出,由於他名下已有一間房子,若要購買第二間房屋,根據限貸令只能貸到五成。雖然政府將出售舊屋期限從1年延長到18個月,但陳先生認為實際上幫助有限,因為主要問題是賣房時間變長,加上買方貸款也需要更長時間處理。
政府除了鬆綁時間限制外,在重購退稅規定上也有所放寬。財政部發布解釋,納稅義務人列報扶養的未成年子女,出售自用住宅並已繳納財產交易所得稅,若在完成移轉登記後2年內由同一子女再購買自用住宅,就可依《所得稅法》申請扣抵或退還綜合所得稅。理財顧問廖嘉紅表示,過去有些人將房屋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但在重購退稅方面可能無法適用。一般民眾自用住宅的重購退稅是一個很大的福利,如果能夠透過再次買屋時將稅金退還,對換屋族來說會更容易。
地政士賴宗炘認為這項放寬影響很大,因為現在許多人關注財產傳承,如父母將不動產給予子女,若子女無法享用重購退稅會比較可惜。這項規定主要針對105年前贈與給子女的案例。專家指出,每年有大量換屋族因不熟悉法規機制,導致錯失申請退稅機會,損失數十萬元稅金。符合重購退稅的要件包括: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需辦戶籍登記並實際居住;出售前一年無出租營業使用;需在2年內完成申請。陳先生也認為,換屋過程中,賣方需繳納土地增值稅、契稅和仲介費,而購買新房子時還需繳納契稅、印花稅和仲介費,總計需要額外支出不少。他希望政策能放寬,讓單身族的直系親屬如父母也能加入重購退稅的行列。
賴宗炘強調,重購退稅最看重的是自住居住的事實。國稅局最基本的審核標準,是看水電使用情況,不能是低度用電或空屋。其他可作為自住事實佐證的包括,在附近店家消費記錄、網購送貨地址,甚至擔任社區管委會委員等。專家也指出民眾容易混淆不同稅務規定。自用住宅地價稅可適用於本人、配偶和直系親屬設籍的情況,但自住的房地合一稅則只適用於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之一。若誤將父母設籍在內,可能無法適用10%優惠稅率及400萬免稅額度。廖嘉紅補充說明,若確實設籍並自住在房屋內,實際居住滿6年,可享有400萬的免稅額,稅率也可降至10%。
在房市寒冬中,有剛性需求的換屋族不論買屋賣屋,都面臨時間限制的雙重壓力,必須了解節稅相關規定,才不會錯失申請退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