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殺價取量」時機浮現?李同榮曝3大轉折:未來半年價格跌幅擴大

【中時新聞網 邱怡萱】根據六都地政局統計,今年10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1萬6989棟,較去年同期下降13.51%,創下2018年以來同期最低,不過較9月成長5.69%。累計今年1至10月交易量較去年同期大減26.63%,創歷年同期最大降幅。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在臉書發文分析,房市「殺價取量」的時機將浮現。


李同榮表示,整體房市交易量最糟時期已過,未來半年將呈現「價格跌幅擴大、交易量逐步回升」的格局。觀察2025年第一季六都交易量4萬8028棟,創9年來新低,全年預計僅26.5至27萬棟,同樣為9年最低量,也是歷年最大跌幅,與2016年房市情形高度相似。當時交易量觸底,價格明顯鬆動,限貸政策逐步放寬,觀望買盤開始進場,交易量因此緩步上升。

專家解析「交易量回升」三大關鍵
李同榮分析交易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賣方氣勢轉弱,為促成交易必須降價,量能因而回升;其次,房市降溫帶動政策可能局部鬆綁,銀行貸款水位下降,換屋市場一旦房貸鬆綁,即便價格下跌,也能刺激交易回升;第三,市場將出現「多殺多」現象,部分投資客因價格下修面臨虧損而拋售,剛性自住與觀望買盤趁機進場,加上股市資金活絡,房市交易量因此逐步增加。

李同榮強調,「最壞時期將過」指的是交易量回升,而非價格反彈,價格下跌反而促使交易量增加。展望2026年,預期上半年價格跌幅可能擴大,第四季受政策與選舉影響可望止跌,但不可能迅速反彈。

房市迎大轉折 賣方願意讓利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先前在臉書發文,坦言「房市已轉變為買方市場」,讓利的急迫性正在增加之中,他強調,今年的利空頻發,不確定因素升高,經濟展望從樂觀轉為保守,使得房市慣性改變。至於消費者該怎麼選?關鍵則是要「掌握區域行情」,包括行政區、次分區與個別路段的特性與價格差異,才能買到甜甜價。

房市「殺價取量」時機浮現?李同榮曝3大轉折:未來半年價格跌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