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業空缺率暴增近3倍!基層工種成「無人敢做」行業

TVBS

台灣營建業面臨嚴重的缺工缺料問題,導致建案工期延長、成本增加,成為產業共同的難題。根據內政部最新推估,全台營造業勞工空缺總數達約5.3萬人,尤其基層技術工人如鋼筋綁紮工、模板工等短缺最為嚴重。營建業的職位空缺率從疫情前的2.26%,已翻倍成長到2024年的6.46%。即使薪資已較過去提高30至50%,仍難以吸引足夠人力,使得原本兩週可完成的樓層工程,現在需要三週甚至更久才能完成。

在一處地下三層、地上11層的建案工地,工程人員正忙著搬運材料與搭建模板,目前已蓋到四樓。建設公司工程事業副總陳其偉表示,由於缺工缺料情形嚴重,他們計劃在完成七樓板後同時進行裝修工程,以縮短整體工期。


缺工問題主要源於少子化和高齡化,許多技術工種需要長時間培訓,人才更難補齊。建設公司董事長胡偉良指出,泥作、模板和鋼筋等工種都非常缺乏,過去每個工班可達10人左右,現在僅剩一半以下。即使紮筋技術工日薪已達2700元、模板工約3200元,甚至電焊類技工傳出日薪一萬元的行情,仍找不到足夠人手。胡偉良解釋,年輕人不願從事這類戶外高空作業且較危險的行業。

廠辦代銷公司董事長楊仁鈞分享,他們在內湖的案場原本預計1年6個月可完成,實際卻花了2年5個月,工期延長近20至30%,導致成本無法下降。他進一步指出,以台積電為首的企業在台灣北中南各地建廠,吸走大量工人資源,擠壓了一般建設的人力供應。

為緩解問題,新北市宣布從2023年到2025年12月31日,已取得有效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的案件,將自動延長建築期限2年。台北、桃園、台中也已實施類似措施。中央政府也從2023年開始逐步放寬營造業移工聘僱限制,但楊仁鈞認為這些措施仍然不足,他呼籲政府部門應承擔更多責任,並指出目前內政部核配的1.5萬名營建移工已全數配完,短期內缺工問題難以緩解。業界認為,除了政府需提出更完善配套外,業者也應導入科技管理,減少人力依賴,提高工作效率。

營造業空缺率暴增近3倍!基層工種成「無人敢做」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