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房產雲 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台灣房價為什麼越打越高?建商都在賺暴利嗎?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透露建商的開發利潤,此外也深入探討房價高漲的真相,並指出政府錯誤的政策方向。
胡偉良表示:「新成屋總成本中,土地成本約占4~6成,營建成本3~4成半。建商利潤方面,都更案純利約12-15%,一般建案毛利則在30-40%。」
胡偉良解釋:「過去建商利潤膨脹,多因興建期間房價上漲所致,並非一開始就設定暴利,隨著打房政策,建商毛利已降至2~3成,考量開發期,年化報酬率並不高。」
對於土地成本高、營建工料上漲,導致房價難降的說法。胡偉良承認:「是事實,但批評台灣建商過去習慣將成本完全轉嫁,缺乏提升品質、降低成本的努力。」
政府打房,房價卻越打越漲。胡偉良分析,主要原因有2,「首先,建商心態未調整,不願降低獲利或改變營造方式節約成本,並選擇不推案與政府對賭。」
第二是政府打房方向錯誤,胡偉良表示:「政府政策打擊需求和供給,導致供需平衡,打房效益不彰,平抑房價應從增加供給著手,而非打壓需求,擔心供給減少,未來恐引發報復性反彈。」
為平抑房價,胡偉良提出「增加供給」的根本之道。他建議:「政府應擴大都更,降低門檻,衝出供給量,讓市場機制調整房價。」
至於擴大都更與廣建社會住宅何者更重要?胡偉良堅定表示:「兩個都很重要!」他說:「社會住宅滿足年輕人居住需求,都更滿足高品質居住需求,台灣社宅比例偏低,應廣建至5-10%,甚至更高,相信兩者並進,才能實現社會和諧與公平。」
胡偉良總結,未來「人人有好房住,但不見得人人都有好房擁有」將是趨勢。他鼓勵民眾,「有能力可買房,買不起則租房,也就是所有權、使用權將逐漸分離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