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張策
歷經25年波折,新北新店十四張區段徵收案終於邁入實質開發階段。市長侯友宜昨主持動土,宣布總面積逾34公頃的重大開發案啟動,拚2028年完工,可望與央北重劃區、十四張捷運聯開案串連。
侯友宜表示,十四張開發涵蓋住宅、商業用地,更納入學校、社福設施與公園等公共建設,整體公設比高達56.84%。未來將導入TOD(大眾運輸導向)模式,搭配環狀線與安坑輕軌的雙捷運匯聚,可帶動地方交通與生活品質,活絡整體發展。
地政局長汪禮國指出,開發案在設計階段即納入在地文化脈絡,對區內老樹、過水橋、明記堂及部分水圳設施,與文史團體合作進行影像測繪與訪談紀錄,並規畫5處公園保留原貌。未來北側將興建一座地景式水資源中心,結合跨堤平台與捷運聯開案銜接至新店溪綠地,提升親水性與休憩機能。
除文化保存,社宅也成為開發亮點。汪禮國表示,有1.7公頃土地將規畫社宅,預估提供約1700戶,為青年與弱勢族群創造更多元且可負擔的居住選擇。施工期間,市府與交通局合作規畫臨時停車場,釋出約250個停車位,緩解停車需求。
議員黃心華表示,3年後的十四張地區將呈現嶄新面貌,地政局對保留歷史建物與設施相當用心。黃也提醒,央北與十四張兩地硬體規畫齊備,人口逐漸進駐,交通、教育與商業機能有待加速到位。
議員陳永福預言「以後的新店市中心就在這裡了」,開發是地方期盼多年的大事,但市府設定的公設比56.84%偏高,建議在45至55%比較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