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科技戰不斷拉鋸的背景下,輝達(NVIDIA)H20與AMD Instinct MI308重獲銷中許可,如同打開一扇久違的出口大門。台灣供應鏈再次進入全球高階AI晶片核心戰局,帶來潛在營收回升動能。
而供應商們現在正面對一場「能搶多少算多少」的現貨搶單戰,短線供應鏈供需緊縮、價格策略、產能分配等挑戰,也開始浮出檯面。
🚀 中美解禁開綠燈!H20與B30釋單潮來襲,台廠供應鏈迎營收回春
📚 目錄
- ✨ 引言:台廠迎來AI晶片回流潮
- 📦 H20與MI308重啟銷中:產業全貌解析
- 🧩 台廠供應鏈角色與關鍵影響
- 📈 B30加速投片:下半年市場變局
- 📊 表格一覽:9大受惠台廠概況
- 💡 觀點解析:搶單氛圍下的產能配置挑戰
- 🔍 市場觀察:中國AI自研晶片仍難威脅NVIDIA
- 🧭 結語:產業回溫是否可望帶動投資熱?
✨ 引言:台廠迎來AI晶片回流潮
在中美科技戰不斷拉鋸的背景下,輝達(NVIDIA)H20與AMD Instinct MI308重獲銷中許可,如同打開一扇久違的出口大門。台灣供應鏈再次進入全球高階AI晶片核心戰局,帶來潛在營收回升動能。
而供應商們現在正面對一場「能搶多少算多少」的現貨搶單戰,短線供應鏈供需緊縮、價格策略、產能分配等挑戰,也開始浮出檯面。
📦 H20與MI308重啟銷中:產業全貌解析
H20與Instinct MI308先前因美國禁令暫停出口,這次鬆綁出口限制,可謂是一場科技解封令。據市場情報指出:
- 解禁主要著眼於庫存清理與既有訂單交付
- 中國業者儘管自研AI晶片進展加快,但實際供貨規模未能即時放大
- 短期內仍需依賴NVIDIA與AMD供貨
🎯 重點訊號:NVIDIA Hopper架構雖進入產品末段,但B30將迅速接棒進入中國市場。
🧩 台廠供應鏈角色與關鍵影響
這次輝達H20與AMD MI308重獲銷中許可,帶動整體AI伺服器市場信心回溫,也讓台灣供應鏈企業迎來久違的接單熱潮。尤其在H20被封鎖期間,許多業者早已完成生產準備,只是卡在出口限制無法出貨。如今解禁,讓這些手上持有H20成品、模組甚至是原物料的台廠,有機會搶得時間紅利。
台廠在全球AI伺服器供應鏈中的優勢,不僅在於高效率的組裝能量,更重要的是他們與國際大廠多年累積的協同經驗,使得供應彈性與模組整合能力優於全球多數競爭者。以下表格說明主要受惠台廠的角色與具體受益來源:
台廠名稱 | 主要角色 | 預期受惠來源 |
鴻海 | 系統組裝 | 負責B30新平台伺服器的完整代工與整機測試 |
緯創 | 模組整合 | 補齊H20過去未完成訂單,並加入B30模組開發供應鏈 |
英業達 | 組裝/伺服器出貨 | 高階伺服器量能調度靈活,可快速切入新平台需求 |
雙鴻 | 散熱模組 | AI晶片功耗高,需高度依賴複合式散熱解決方案 |
奇鋐 | 散熱風扇 | 搭載GPU的AI伺服器,需大量高效風扇散熱 |
建準 | 小型風扇 | 補強伺服器機殼內部空氣循環散熱環境 |
健策 | 導熱介面 | 協助晶片與散熱模組之間的熱傳導效率最佳化 |
嘉澤 | 連接器/模組 | 負責多平台之高速資料傳輸介面設計 |
麗臺 | 通路代理 | 先前囤貨H20,在解禁後第一時間擁有現貨供應能力 |
🔎 **特別關注:**麗臺因庫存未清,加上中國市場對H20有強烈剛性需求,反而在解禁後一舉成為市場關注的「現貨王者」,短期內業績表現可能超乎預期。
📈 B30加速投片:下半年市場變局
法人圈針對輝達下一代AI晶片B30給出明確預測:該產品已進入投片流程,最快2025年Q4正式亮相。此一新平台預計將填補Hopper平台退場後的市場空缺,特別是針對中國市場量身打造,定位於「次旗艦規格、優化性價比」。
B30 vs H20 規格對比重點:
- 🧠 效能差距:約低10~20%,但仍具備足以應付多數訓練/推論場景的能力。
- 💰 價格優勢:單價預估降低30~40%,更利於中國市場採購彈性。
- 📦 產能準備:初期目標備貨高達120萬顆,備戰力道明顯加大。
B30策略不僅止於價格下修,更著眼於讓企業主能在硬體投資受限的環境中繼續升級AI能力。輝達也傳出同步規劃協助客戶將現有平台快速轉換至B30,使得Hopper平台落日後,產線、模組商、散熱廠商等可無縫銜接。
📊 表格一覽:9大受惠台廠概況
公司名稱 | 關聯產品 | 短期影響 | 中期潛力 | 投資關注 |
鴻海 | B30伺服器代工 | 中度 | 高 | 新平台產品良率、BOM成本是否可控 |
緯創 | 模組 + 散熱 | 高 | 高 | 是否取得大客戶新案續單將是關鍵 |
英業達 | 高階主機板 | 高 | 中 | 客戶多元但毛利壓力持續,需留意 |
雙鴻 | 散熱模組 | 中 | 中 | 是否能打入B30核心搭配名單將決定走勢 |
奇鋐 | AI風扇系統 | 高 | 高 | 高階產品升級策略將拉高技術護城河 |
建準 | 微型散熱風扇 | 低 | 中 | 體積優化設計與靜音技術是未來成長關鍵 |
健策 | 導熱介面材料 | 中 | 高 | 利基型產品、高技術門檻帶來議價優勢 |
嘉澤 | 連接器 | 中 | 高 | 高速傳輸需求推升產品單價結構 |
麗臺 | 通路代理 | 高 | 低 | 庫存消化完後需觀察是否具備續約新產品代理力 |
💬 **總評:**本波供應鏈回溫受惠程度不一,投資人應關注其產品與B30平台的「直接搭配率」與「單價貢獻度」,而非僅看接單量。
💡 觀點解析:搶單氛圍下的產能配置挑戰
現階段,台廠雖面臨搶單熱潮,但產能與資源配置仍有三大挑戰:
- 📦 庫存有限 vs 突發需求湧入
解禁後下單集中且急迫,通路與組裝商需在短時間內完成供貨分配與交期管理。例如麗臺手中H20現貨將迅速消化,後續若無新貨補足,則將出現斷鏈風險。 - 🏭 Hopper平台產能尚未重啟
NVIDIA並未全面啟動Hopper平台供應鏈,導致現階段僅能靠庫存支撐需求,新一輪產能尚未確認時間表。 - 🧮 價格戰提前引爆
B30將以大幅降價搶市,但對於中游供應鏈業者來說,也意味著毛利被壓縮,需以規模效益來拉高整體營收表現。
🔍 市場觀察:中國AI自研晶片仍難威脅NVIDIA
雖然中國大力推進自主研發AI晶片,例如昇騰920(Ascend 920)與寒武紀MLU系列,但現實仍存在諸多限制:
- 📉 出貨規模未大規模放量
- 🧪 與NVIDIA主流軟體平台兼容性不足
- 🛒 終端買家仍偏好輝達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市場即使具備政策與補貼,但在商業應用(尤其是AI模型訓練、推論部署)的成熟度上,NVIDIA依舊佔據明顯優勢,也使得台灣供應鏈在短期內仍能依附輝達生態系而受惠。
🧭 結語:產業回溫是否可望帶動投資熱?
此次H20與B30的重新放行,不僅為台廠創造短期營收機會,更讓整體AI伺服器市場信心回暖。具備模組整合、散熱系統、高速連接能力的台廠,將是下一波成長主軸。
💡 觀察建議:
- 👀 關注Q3~Q4月營收成長幅度是否出現「V型反彈」
- 🗓 留意B30正式發布時點與客戶名單
- 📉 若台股AI概念股出現短線回調,可留意技術與訂單雙具競爭力的個股,做中期佈局
- 股AI概念股若出現回檔,可考慮分批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