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台灣五大發卡銀行合計刷卡簽帳金額高達2,799億元,刷新了今年以來的消費紀錄。雖然部分銀行因為綜合所得稅繳納延後入帳,使得同期數字看似略低於去年,但整體市場的消費活力不減反增。
文章目錄
- 🔍 引言:6月刷卡熱潮背後的驅動力
- 💰 五大發卡銀行6月簽帳金額排行分析
- 🌞 暑假旅遊旺季推升刷卡消費
- 🛒 電商與生活消費成為刷卡主力
- 📊 五大銀行刷卡數據詳解(含表格)
- 📈 未來刷卡趨勢與消費者行為觀察
- 🏢 【延伸閱讀】刷卡熱潮對不動產市場的潛在影響
- ✅ 結論與建議
🔍 引言:6月刷卡熱潮背後的驅動力
2025年6月,台灣五大發卡銀行合計刷卡簽帳金額高達2,799億元,刷新了今年以來的消費紀錄。雖然部分銀行因為綜合所得稅繳納延後入帳,使得同期數字看似略低於去年,但整體市場的消費活力不減反增。
這股熱潮主要由三大利多因素推動:稅款繳納季節性需求帶動大量刷卡,暑假旅遊旺季刺激國內外消費,最後則是持續加碼的促銷活動與購物節,激發消費者消費意願。
尤其是在疫情逐漸緩解,民眾出遊與消費意願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銀行與發卡機構積極推出各種信用卡優惠方案,包括現金回饋、點數累積及聯名卡專屬福利,有效引導消費者集中刷卡消費。
💰 五大發卡銀行6月簽帳金額排行分析
根據工商時報7月16日報導,2025年6月五大發卡銀行的刷卡表現依然領先市場,以下是詳細排名與貢獻因素:
排名 | 銀行名稱 | 6月簽帳金額(億元) | 主要貢獻因素 |
1 | 國泰世華銀行 | 685 | CUBE信用卡回饋、長榮航空聯名卡旅遊回饋 |
2 | 中信銀行 | 671 | 電商檔期、海外旅遊、餐飲及超商消費 |
3 | 台北富邦銀行 | 510 | 海外消費、量販賣場消費 |
4 | 玉山銀行 | 495 | App支付、網購通路、餐飲及國外消費 |
5 | 台新銀行 | 438 | 618購物節優惠、@GoGo卡系列回饋 |
由上可見,國泰世華以685億元穩坐刷卡王寶座,靠著多樣化的聯名卡策略與回饋政策穩固市場地位;中信銀行緊追其後,重點放在電商與海外消費的促進。台北富邦、玉山及台新銀行各有特色策略,透過跨界合作與節慶檔期優惠來強化卡友黏著度。
🌞 暑假旅遊旺季推升刷卡消費
暑假期間一直是旅遊與休閒消費的黃金檔期,2025年也不例外。隨著邊境解封和疫後旅遊需求爆發,國泰世華的CUBE信用卡與長榮航空聯名卡以其豐富的旅遊回饋和優先升艙等特權,成功吸引超過600萬卡友,帶動國內外旅遊消費明顯成長。
中信銀行藉由加強電商與海外旅遊消費推廣,六月刷卡簽帳持續攀升,尤其是餐飲與便利商店消費占比超過一半,顯示民眾生活消費同樣依賴信用卡支付。
北富銀則借助端午連假消費遞延效應,加上與大型賣場如Costco及電商平台momo的聯名卡策略,推升刷卡量月增5%。玉山銀行憑藉618購物節期間推出的多項優惠活動,加上App支付滲透率提高,顯著帶動網購及餐飲消費成長。
🛒 電商與生活消費成為刷卡主力
數位化與電商興起,重塑了現代消費者的支付習慣。2025年上半年,電子商務銷售持續攀升,618購物節成為刷卡消費高峰期,銀行積極搭配線上折扣與免運費服務,吸引消費者增加刷卡頻次與金額。
中信銀行表示,6月逾半刷卡金額來自網購、餐飲及超商等生活日常消費,反映出信用卡已深植於民眾日常支付生活中。台新銀行的@GoGo卡也因應618購物節推出多重加碼優惠,進一步推升線上刷卡量,形成線上線下雙軌發展的消費新局。
這樣的趨勢說明,未來刷卡行為不再侷限於傳統零售或旅遊,更多元的支付場景將繼續擴大信用卡的使用範圍。
📊 五大銀行刷卡數據詳解(含表格)
以下是五大銀行上半年刷卡狀況總結表:
銀行 | 上半年簽帳總額(億元) | 流通卡數(萬張) | 年增率(流通卡) | 主要促銷活動 |
國泰世華 | 3,871.3 | 約600 | — | CUBE信用卡、長榮航空聯名卡 |
中信銀行 | — | 8.3(6月新增) | 5%(月成長) | 電商檔期、社群推廣 |
台北富邦 | — | 約600 | — | Costoco聯名卡、momo卡 |
玉山銀行 | 2,776 | 870 | 19.8% | 618購物節、多家網購平台刷卡優惠 |
台新銀行 | — | — | — | 618購物節、@GoGo卡回饋 |
從數據可見,玉山銀行流通卡數與年增率均領先,顯示其積極擴展市場的成果顯著,而國泰世華以總簽帳金額穩坐龍頭寶座。
📈 未來刷卡趨勢與消費者行為觀察
隨著2025年下半年暑假與秋季檔期推進,刷卡消費有望維持高檔水平。金融機構將加大數位支付整合力度,強化App支付、行動支付等新興管道,以吸引年輕消費族群。
幾大趨勢包括:
- 旅遊消費持續擴大: 隨著民眾旅行意願高漲,航空、住宿及相關消費領域的聯名卡及回饋策略將更加多元化。
- 數位支付結合信用卡: QR Code支付、手機錢包等支付方式逐漸成為日常,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愈加緊密。
- 個人化優惠與會員經營: 精準行銷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習慣,打造符合需求的專屬優惠,增強顧客黏著度。
消費者在選卡時,將更加注重卡片本身的回饋效率與使用便利性,銀行競爭重點將轉向創新產品及多元合作。
🏢 【延伸閱讀】刷卡熱潮對不動產市場的潛在影響
信用卡消費熱絡,不僅反映民眾購買力,對實體經濟與不動產市場亦有正面帶動效應。隨著消費者消費力提升,商圈與購物中心人流活絡,對商辦與零售空間需求穩步增長。
- 商圈及購物中心周邊的不動產增值潛力: 高消費力帶動周邊商辦及店面需求,投資人可關注該類區域的租金回報與資產增值機會。
- 短租與旅遊相關住宿業發展趨勢: 旅遊旺季帶動短租市場繁榮,相關地段商機可望提升。
- 數位商務興盛帶動的物流倉儲地產需求: 隨電商消費持續成長,物流倉儲設施需求水漲船高,相關產業用地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對於不動產投資人而言,理解消費趨勢變化,靈活調整投資策略將有助把握市場先機。
✅ 結論與建議
2025年6月,五大銀行信用卡刷卡金額突破2,700億大關,反映出台灣消費市場的強勁復甦與活力。稅款繳納、暑假旅遊及購物節三大利多齊發力,持續推升刷卡消費規模。
對消費者建議:
- 善用銀行與信用卡提供的回饋優惠,尤其是在旅遊及電商領域,提高消費價值。
- 注意個人信用管理,理性消費,避免過度負債。
- 持續創新優惠方案,深化數位支付整合,拓展年輕族群與新興市場。
- 強化會員經營,利用大數據精準行銷,提升顧客黏著度。
- 關注消費熱潮帶動的商圈活絡,評估周邊商辦及零售地產的投資潛力。
- 留意旅遊旺季短租市場與物流倉儲用地機會,做出多元資產配置。
對銀行與發卡機構建議:
對不動產投資人建議:
2025年下半年,隨著消費復甦與數位轉型加速,信用卡市場與不動產投資皆將迎來嶄新機會。掌握趨勢、靈活布局,方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