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商用不動產交易熱潮解析:建商搶進、科技業助攻,下半年誰領風騷?

2025年上半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逆勢成長,十大交易案中建商就包辦5筆、佔總金額64%,展現對商辦與土地的高度信心。科技業如台達電也積極布局,帶動廠辦市場動能。北士科、內湖等地新案快速去化,商辦需求持續升溫。不過,美國加徵關稅與新台幣升值對傳產影響顯著,部分企業轉向承租觀望。整體而言,商辦前景穩定、廠辦受政策牽動,選對產業與區位將是投資勝出的關鍵。

🗂目錄一覽

  1. 🔍 引言:在風雨中前行的2025不動產市場
  2. 🏢 建商搶進商用不動產:交易排行揭密
  3. 🏗️ 前十大不動產交易案逐筆分析
  4. 💼 科技與傳產布局:誰是真正的大買家?
  5. 📊 各類商辦與廠辦市場動向
  6. 🌍 匯率與關稅風暴下的挑戰
  7. 🧭 結語:誰能在不確定中突圍?

🔍 引言:在風雨中前行的2025不動產市場

2025年上半年,台灣不動產市場走在風口浪尖。一方面是AI、半導體產業崛起,為商用不動產注入強心針;另一方面,美國關稅政策與匯率波動,讓不少出口導向產業倍感壓力。

即使如此,從上半年十大不動產交易案中仍可發現明顯趨勢:建商與科技業是主角,商辦與廠辦成為焦點。本文將從實際交易數據出發,全面解析背後的市場脈絡與潛藏機會。


🏢 建商搶進商用不動產:交易排行揭密

宏大國際資產調查指出,2025年上半年不動產交易案中,建商共包辦5筆,合計達 413.44億元,佔據總金額 64%,顯示其不僅著眼於土地開發,更積極投入商用不動產。

類別

筆數

總金額(億元)

占比

建商

5

413.44

64%

科技業

3

109.5

17%

傳產/自用

2

122.48

19%

合計

10

645.42

100%

💡觀點:這種「雙軸布局」顯示建商不再只聚焦住宅開發,而是看準租金收益與長期持有價值,主動擴張商用不動產資產池。


🏗前十大不動產交易案逐筆分析

案名/地點

買方

類型

金額(億元)

台電CR-1都更案

宏匯+愛山林

都更/土地

170.86

高雄鼓山土地

遠雄建設

土地

136.06

桃園觀音廠房

台達電

廠房

69.5

北士科遠雄商舟

新日興、兆芃

商辦

33.1

內湖Boss世界特區

必應創造

商辦

27.8

內湖國揚洲際總部

恆隆行、竣為

商辦

25.5

新店全球新創中心

穩得實業

商辦

22.6

新竹商業地段

傳產企業

自用

20.7

中壢土地

地產開發商

土地

19.6

台中西屯商業地

建商

商用地

19.3

📌解讀:雖然住宅市場略顯保守,但大型建商與企業仍選擇卡位具未來成長潛力的區域與標的,突顯「逆勢中找穩定收益」的投資邏輯。


💼 科技與傳產布局:誰是真正的大買家?

除了建商,科技業正崛起為不動產市場的另一支撐力量。台達電以69.5億元入主觀音廠房,是上半年最大廠辦交易案,凸顯科技大廠對營運基地的長線規劃。

🧩 傳產企業方面,則較傾向自用型採購,並且有因應出口風險的策略調整,包括:

  • 延後購置時程
  • 選擇承租而非購買
  • 往匯率穩定區域尋求據點

🔎觀察:科技業追求產線自有化、設備專屬空間,對工業地產的需求更具「必須性」;傳產則受市場景氣與政策變數影響,策略較趨保守。


📊 各類商辦與廠辦市場動向

🏢 商辦市場亮點:新完工案快速去化

  • 北士科、內湖、新店等區域,新商辦快速成交,顯示市場仍具備剛性需求。
  • 台中中科、七期一帶,持續創下單價新高,成為中部區域亮點。

📉缺貨現象將持續,開發商搶建潮正在進行中,部分產品甚至出現「開案即售完」現象。

🏭 廠辦市場變數:關稅與匯率夾擊

  • 高毛利科技業仍穩健購置,擴產需求支撐市場底氣。
  • 傳產面臨匯損與出口利潤壓縮,短期內可能出現「觀望」或「承租」為主的態勢。

📌關鍵變數:美國關稅措施與新台幣升值,使廠辦投資成為高風險高報酬的策略選擇。


🌍 匯率與關稅風暴下的挑戰

2025年4月起,美國對台灣出口產品課徵對等關稅,尤其對中低毛利產業構成直接衝擊。匯率方面,新台幣匯價在Q2急升,導致:

  • 海外資產帳面價值縮水
  • 匯兌損益惡化
  • 部分企業海外資金回流延宕

📊 整體來看,台灣出口導向經濟體制,在這波雙重壓力下,不動產市場雖非首當其衝,但卻感受到連鎖效應,尤其影響企業資本支出與不動產購置決策。


🧭 結語:誰能在不確定中突圍?

儘管面對國際關稅與匯率波動,台灣2025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仍創出亮眼成績單,顯示市場具有一定韌性。

商辦市場因缺貨與企業升級需求持續暢旺,建商與科技業的積極投入,提供了信心與方向;廠辦市場則受外在環境牽動,需要更細緻的策略調整。

🔮 展望下半年

  • 商辦仍是市場主流,尤其是新完工項目與交通便利區域。
  • 廠辦需密切觀察國際貿易政策變動,適合進行中長期布局的企業出手。
  • 建商角色將不再侷限於住宅開發,而是進一步參與整合型開發與資產管理。

➡️ 結語觀點:對投資人而言,商用不動產的熱潮已明顯浮現,但該趨勢更需理性判斷與長期視野。面對全球變局,選擇對的產業、對的位置、對的產品線,是不變的生存鐵則。

 

📈2025商用不動產交易熱潮解析:建商搶進、科技業助攻,下半年誰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