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推動降溫城市計畫,修訂「臺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新訂「綠容率」、「等效綠覆面積」、「立體綠化設施」等規範,經台北市市政會議通過,考量建照申請需有時間準備,緩衝期間自明年一月一日施行,若有建案願意提前適用新修正內容,可立即適用。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推動降溫城市計畫,二○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發布「臺北市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細部計畫案,提出體感降溫減碳、建築能效降碳及密集綠覆固碳等三策略;立體綠化設施構造型式訂在「臺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近日經市政會議修正通過。
建築管理工程處處長虞積學表示,現行各類建築基地內法定空地、建築物本體及屋頂平台的綠化設施等相關規範修正,新訂「綠容率」增加遮蔭效果;「等效綠覆面積」為透過植栽遮蔭係數計算綠容率;「立體綠化設施」規定設置於陽台或露台外緣,綠覆面積應達九○%以上,估計每年可增加五萬平方公尺立體綠化設施及一.五萬棵喬木,有效達成體感降溫兩度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