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n 文/記者張瀞勻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密集且強度高。隨著近年大地震頻現,不僅地震專家頻頻示警「全球大地震時代到來」,政府與全民對「老屋安全」的警覺度更是明顯提升,如今市場對於耐震宅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央也加速推動危老重建與增加老舊建物耐震補強補助,近期內政部更端出3年50億「老宅延壽」的計畫,希望能解決人屋雙老困境,確保民眾的居住安全。不過,以補強來說,這樣的做法,真的能讓舊屋在強震中安然無恙嗎?老屋是否只剩重建一條路可走?對此,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台灣耐震力不足的老屋佔住宅存量逼近6成,在台北甚至高達7成4,面對大地震時代,建物耐震力提升已刻不容緩,而「補強」雖然可以提升老屋耐震性能,從結構角度看,「補強」與「重建」的差距,其實比多數人想像得更大,如果可以還是重建並要求新建物的耐震性能,民眾才可以真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