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與供應鏈重組下ESG發展的新挑戰

工商時報  產業分析 施柏榮/資策會MIC產業顧問

全球升溫更加接近1.5°C生命線,川普2.0被視為當前全球永續發展的變數。主要是因為川普第二任期的回歸,將「能源獨立」作為美國的能源政策主要基調,石化產業的發展再次被置於核心地位,並且多次指出風能、太陽能等能源選項,無法取代傳統石化燃料。除此,美國本土的天然氣與頁岩油等資源的生產與出口也獲得支持,這樣的政策轉向,無疑對抗了全球減碳與潔淨能源的主流目標。

事實上,關於美國的能源與永續政策的轉向,其實早在川普第二任任期之前,就已經在美國境內發酵。2022年前後,在美國的部分州內,就已出現部分「反ESG」聲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雖在國家能源政策的立場之後,對ESG採取保留,甚至敵意的態度。

不過,川普其實並未直接否定企業自行推動永續的行動。許多美國的大型企業,如Adobe與Apple等,仍明確表態遵循《巴黎協定》,強調將持續推動企業自願承諾與永續責任的實踐。就從此一角度來看,川普政策雖挑戰聯合國氣候協定的多邊共識,但是卻對於企業自主承諾表達尊重、接受的態度。ESG的發展在川普2.0時期,已然進入社會、產業與資本市場更深層的價值對話。

■ESG與永續發展目標,核心在於驅動產業供應鏈的轉型與重組

放置在全球供應鏈轉型與重組的背景之下,ESG已不再只是單純的企業治理的道德、倫理指標,而成為產業鏈信任與合作的重要象徵。比如Apple、Intel、Dell與Ford等科技與製造大廠,在2010年代末期之後,就將ESG目標深化至供應商管理規範中,其中就包括溫室氣體減排、能源使用、廢棄物管理、勞動權益與數據透明等多項標準,並且逐步引入第三方審查與稽核制度,希望藉由大廠對於供應鏈的牽引力道,來實現供應鏈的永續與綠色轉型。

值得特別留意的是,國際大廠將ESG納入在供應商的管理規範的同時,也特別聚焦在供應商的資訊透明度,針對ESG計算方式、數據取得與盤點等過程,皆會特別的重視。不僅是大廠,金融投資機構與第三方組織,也同樣非常強調企業的資訊透明度問題。

身處在不同產業供應鏈之中的企業,面對ESG發展需求與趨勢,所面對到的課題是:生產資訊揭露的義務加重、新興數位稽核系統適應、轉型投入成本轉移的問題。除此之外,企業也須因應各屬地的不同管制規範,對於跨國或者多生產據點的企業而言,更添複雜性與營運風險。

綜觀來看,國際大廠持續推動ESG驅動供應鏈的重組與轉型,此一發展目標與川普2.0的「美國優先」政策思考並無二致。儘管美國在能源與永續發展的政策上,正在面臨轉化的過程,但國際大廠卻持續深化ESG標準,這種的發展模式,事實上對於全球供應鏈產生更為實質、具體的轉型壓力。

■產業供應鏈與企業生產據點轉移過程中,如何平衡淨零、永續發展需求成為關鍵

在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推動下,全球製造業供應鏈正面臨大規模的生產據點轉移。關稅與地緣政治的風險,企業將尋求低稅率、低成本的新生產基地,然而此一轉移過程,卻也可能導致企業進行整廠、產品的碳管理難度增加。如以企業為思考角度,在川普2.0時期推動ESG的發展,可能遭遇到三項問題與壓力:

一、關稅壓力可能排擠ESG與綠色轉型投入。川普2.0主張高額對等關稅,可能直接推升企業營運成本。這些關稅成本迫使企業優先調配預算來應對貿易衝擊,導致原先規劃用於潔淨能源、碳中和與綠色製程的投資被迫調整。企業若無法有效平衡稅負與永續支出,將面臨ESG進程遲滯、被國際品牌淘汰的風險,也因此,關稅不僅是貿易問題,更實質干擾了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的節奏。

二、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許多企業正重新布局全球供應鏈。然而,遷移生產據點至碳排放密度高、再生能源基礎建設不足的國家,將使產品碳足跡上升,反而更不利於ESG評比。此外,企業也需重新熟悉當地的環保法規與勞動標準,增加管理與合規負擔,ESG不是可自由中止的選項,供應鏈重組過程中,若無有效碳管理與合規對策,反而將使企業形象與國際信任度受損。

三、最為重要的是,企業可能會誤以為川普2.0時期,川普在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態度上的變化,便代表可以鬆綁永續義務,不過,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ESG已被國際大廠視為管理供應鏈風險與資訊透明度的關鍵工具,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風口上,是否具備完善的ESG制度與透明化數據能力,將直接影響到企業能否被納入「值得信任的供應商」名單。必須再次強調的是,ESG不單單只是環保口號,而是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基本門檻與競爭策略元素。

未來ESG將持續存在於全球供應鏈的戰略中心,即使在地緣政治與成本壓力影響下,ESG作為供應鏈「信任」的功能角色依然鞏固。面對眾多可能的挑戰,企業與產業需進一步整合AI、數據分析以及自動化稽核工具,以因應更高密度的資訊透明與ESG治理需求。面對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企業反而更需藉由強化ESG工具化,來降低供應鏈風險、穩固市場地位,並維持與國際大廠的合作競爭力。

川普2.0與供應鏈重組下ESG發展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