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在房價高漲的年代,買房除了看地段、學區與交通條件,空氣品質也成為不少人心中的隱憂。一名網友近日在「mobile01」發文表示,購屋前一定要注意「空污」,點名塑化廠、焚化爐、火力發電廠等設施都是潛在風險,甚至連樓下鄰居燒香或抽菸,都可能讓人「最後只能搬家」。
貼文引發眾人熱烈討論,有人分享親身經驗,「住在高架、工業區或焚化爐附近,開窗半天就能明顯感受到空氣品質差異」,還有人提醒,「拿布擦一擦就知道灰塵量驚人」,直言「想完全避開空污,其實很困難。」因為台灣夏季南風吹來時,空氣清新,到了冬季北風一到,北方污染物南下,許多城市瞬間被霾害籠罩,「白牆」成了日常景象。
根據維基百科「台灣空氣污染」條目整理,濁水溪以南地區的空氣污染問題比北部嚴重,中南部民眾暴露在「紫爆」等嚴重污染時段的時間,是大台北地區的 10 倍以上,這也使得肺癌、膀胱癌等疾病的發生率明顯較高。此外,《星星與雨》專欄文章也分析,台灣中部因為地形影響,加上盆地效應與逆溫層,污染物容易滯留,居民對空氣品質的感受往往特別明顯。
以台中為例,市府在最新的「空氣污染防制計畫」中指出,已經針對北屯水湳生態公園等區域劃設「空品維護區」,希望透過減少大型車輛排放廢氣,逐步改善在地空氣品質。而根據AccuWeather 的即時監測,北屯近期的空氣品質指數(AQI)大約落在40至 60之間,敏感族群仍可能會感到不適。
不少網友因此建議,買房之前不妨先打開「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或 MyAir 隨身 PM2.5 檢測器,比起只看房屋廣告或銷售人員介紹,更能掌握第一手數據。畢竟,房子能換,健康卻買不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