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新房銷售急凍、買家信心跌落與銀行信貸緊縮,從豪華公寓的銷售處到郊區的住宅工地,泰國房地產市場正面臨「百年來最糟糕」風暴。
泰國銀行(央行)發言人Chayawadee Chai-anant和泰國大華銀行高層皆指出,當前房市狀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糟,甚至是「百年來最糟糕的時期」。數據佐證了這一論斷:2025 年泰國房屋抵押貸款總額,預計出現史上首次負成長。
媒體報導,造成這種下滑的主要原因,與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有關,因消費者對未來收入的擔憂,導致他們在房地產支出和投資方面更加謹慎,也因如此,造成房屋銷售和房屋貸款申請的下降。
此外,金融機構採取更嚴格的貸款標準,也加劇了這種現象。由於經濟前景惡化,面對不斷攀升的不良貸款(NPL)率,銀行體系已築起嚴格的防線。
數據顯示,貸款核准通過率從2023年的平均6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不足40%,即使是高收入專業人士也難以通過審核。
而根據房地產資訊中心(REIC)的報告,泰國全國未售出的新房存量已達歷史峰值,光是曼谷及週邊地區就積壓超過15萬套,更令人擔憂的是,泰國每年新增的房屋供應量仍持續超出實際有效需求約35%。
文章報導,這種供需嚴重失衡的局面,讓泰國房地產市場處在1個隨時會潰堤的狀態,價格崩塌只是時間問題。
最初這場危機集中在300萬泰銖(約新台幣281萬元)以下市場,隨後300至500萬泰銖(約新台幣281萬元至469萬元)的中端市場成交量出現腰斬,而1000萬泰銖(約新台幣939萬元)以上高端及豪宅市場,也因外國高端買家撤離而面臨空置率飆升的困境。
在這種全面性的低迷中,二手房市場卻出現不尋常繁榮。房地產資訊中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二手房交易量逆勢成長22%,而新房成交量同期暴跌近40%。
媒體分析,這歸因於急需現金週轉的賣家願意大幅降價拋售,吸引了一批有剛性需求且現金充裕的「撿漏者」,銀行也敏銳地將信貸資源向風險相對較低的二手房交易傾斜,進一步加速了這種市場的分化。
當前許多開發商被迫掛出「直降百萬泰銖」的橫幅以求生存。業界專家警告,這場價格戰衝擊,恐將遠超去年泰國汽車市場的慘烈競爭,因為房地產產業鏈更長,對家庭資產負債表和金融體系穩健性的衝擊將呈幾何級數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