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鄭妤安
在AI相關需求帶動出口、企業提前拉貨等正面因素推升下,國際信評機構近期紛紛上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然而,機構也同步示警,台灣經濟仍面臨全球貿易放緩、AI熱潮降溫、地緣政治升溫與金融市場波動等多重下行風險。其中,中華信評特別指出,動盪的資本市場恐使融資管道受限,外匯波動亦可能衝擊未避險的美元曝險部位。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近日上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至3.4%,許多產業受關稅影響提前拉貨,使得今年以來經濟成長表現優於原先預期,儘管因成長動能將於明年放緩,故將明年成長率預估下修至2.7%,但在人工智慧相關產品需求持續推升出口表現,以及民間消費穩健成長的支撐下,台灣經濟仍可望保持穩健。
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副總經理Sagarika Chandra分析,台灣經濟成長率面臨的下行風險,主要來自三大潛在因素,一是台灣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成長大幅放緩,恐衝擊出口動能;二是全球人工智慧支出熱潮需求減弱;三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亦可能對整體經濟前景帶來挑戰。
受惠於美國企業提前下單的人工智慧相關訂單,推升台灣上半年GDP成長強勁,中華信評最新全年實質GDP成長預測亦因此從2%上修至3.3%。中華信評針對台灣企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進行盤點,並依據風險事件在未來一至二年間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其對整體體系所造成的影響程度,將風險等級劃分為中等、升高、高與非常高。其中,「全球貿易風險」被評為「非常高」等級,尚未明朗的關稅政策可能改變貿易流量與供應鏈、降低需求並削弱市場信心。
被列為「高」風險的項目則包括融資、地緣政治以及中國大陸經濟等。中華信評表示,動盪的資本市場可能會使融資管道受限,外匯波動則會衝擊未避險的美元曝險部位,此外,美國聯準會寬鬆政策的延緩使亞太區降息幅度受限,借貸成本可能將維持在偏高水準。另一方面,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恐衝擊經濟成長與供應鏈並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