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針對新青安貸款鬆綁,行政院已決議排除《銀行法》72-2條貸款限制,是否帶給購屋者信心?由富比士網路科技所做的最新調查顯示,58.3%民眾仍對未來新青安貸款「沒有信心」,更有67.1%認為是「政策錯誤」、「政府失能」導致。之前新青安因管控與配套缺失,導致很多投機客利用人頭伺機炒房,使央行不得不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之後,銀行緊縮銀根「限貸令」一出,讓購屋人面臨違約交屋民怨四起,更傳出部份建商倒閉出現爛尾樓現象,行政院緊急喊出,希望銀行「水龍頭開大點」並以「滾動式檢討」檢討限貸政策。
即使如此,在「第七波選擇性信管制」執行一年之際,由富比士網路科技所做的調查,卻凸顯政府缺乏長期而穩定的安居政策,致住宅措施朝令夕改,社會住宅未能及時提供「住者有其屋」,導致首購族仍望屋興嘆。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將屆滿一周年,「史上最嚴」限貸令不僅造成房市交易量雪崩式下滑,就連已購屋的首購與換屋族也面臨貸不到款的窘境,不滿聲浪持續高漲。富比士網路科技最新網路民調顯示,有高達87.1%的受訪者坦言,「因憂心無法貸足款項而不敢買房」,顯示政策已嚴重壓縮剛性自住需求。本次參與民調者有55.6%為男性、44.4%為女性,主要年齡層分布在26~55歲,為市場購屋主力族群。前三大年齡區間分別為36~45歲佔28.8%、46~55歲佔25.2%、26~35歲佔20.8%,其中有62.2%為首購族、非首購佔37.8%,調查核心樣本偏向首購需求者。 富比士網路科技執行長陳高超表示,在此次調查的核心問題中,「您是否會因為限貸令效應,向銀行無法足額貸款而不敢買房?」,有43.5%的民眾表示同意、43.6%表示非常同意,佔比合計高達87.1%,「顯示有高達近9成民眾的購屋意願受到限貸令影響」,成為近1年來房市交易量急凍的最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有67.1%的受訪者認為,「政策錯誤」與「政府失能」,是導致貸款不順的主因,兩者占比分別為35.7%與31.4%,僅有17%與15.9%的民眾認為應歸咎於央行與銀行,顯示社會普遍認為問題出在政策設計上,而非金融執行端,一連串錯誤施政也讓58.3%的民眾坦言,對政府新青安政策已失去信心。 與此同時,限貸令正迫使購屋族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抉擇。陳高超指出,調查結果顯示,當「已購屋卻貸不到款」時,僅有15.9%民眾表示考慮售屋,34%的民眾則會詢問多家銀行、29.2%向親友尋求支援,若上述管道仍無法取得足額資金,7.5%民眾會選擇高利率的信用貸款,甚至有1.7%民眾考慮向地下錢莊借錢,潛藏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至於尚未購屋的民眾,在想買房卻貸不到款的情況下,多數民眾已考慮「棄買轉租」。此次調查有75.4%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或「一定會」選擇租屋,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堅持不會改變購屋計劃。隨著租屋需求激增,也直接反映在民眾對租金上漲的預期心理,受訪民眾有85.1%認為未來租金會上漲,預估租金漲幅在10%以上者佔37.8%、20%以上者佔24.6%,兩者合計佔比達62.4%。陳高超說,綜觀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限貸令雖已有效抑制投機,但也嚴重誤傷剛性自住需求,讓已購屋的民眾必須四處籌錢,不僅打擊民眾對政府施政政與房市政策的信任,有意購屋者則是即便預期未來租金會大幅上漲,仍只能被迫選擇繼續租屋的窘境,最終恐形成「買不起、租更貴」的惡性循環。 陳高超指出,限貸令實施一年來,當前房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去年9月至今年8月底的近1年間,六都的買賣移轉量只有不到22萬棟,對比管制前一年近27.7萬棟大幅萎縮,甚至已有機構預估今年全年全台的移轉量將跌破28萬棟,將創下2019年以來的新低。即便行政院已宣布將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72-2的管制項目之外,央行也宣布將換屋期限延長至1年半,但遭重創的房市信心已難挽回,若政策持續僵化,恐將進一步影響產業鏈與就業市場,擴大成為內需經濟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