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文/記者張瀞勻
內政部近日提出《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草案,針對「保障最短租期」、「限制租金調漲」及「明確租賃規範」三大方向,推動台灣租屋市場制度化改革,嘗試首度系統性平衡房東與房客雙方權益。消息一出,卻引發部分房東團體強烈反彈,質疑條文偏袒租客,並陸續釋出「提前漲租」、「不如不租」等訊息,造成輿論反向放大,進而可能衝擊政策推進。
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指出,台灣租屋市場長年缺乏制度保障,致使租客長期處於不穩定與弱勢地位,從學生、青年到家庭與勞工,普遍面臨租期短、租金浮動大、無法設籍、申請補貼困難等問題,許多學生為申請政府補貼,卻遭房東拒絕配合,青年租屋族也時常因租金隨市場或房東心情波動而難以安心生活,只能居住於缺乏消防與基本安全設施的劣質環境中,一般受薪階級更需面對設籍障礙對托育資源、就學權益的連鎖影響,進一步壓縮家庭發展空間。
對此,團體共同提出三項訴求。首先,要求行政院信守承諾,不因阻力而中止修法,應主動將條文送交立法院,回應廣大租屋族的期待。第二,強調修法並非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建立公平、透明的制度,房東合法權益同樣應獲保障,例如惡意欠租防範、維修責任合理分攤,以及稅制配套與補助措施,讓願意出租的屋主有所依據,降低風險、增加信任。第三,呼籲立法院各黨團能跨越黨派分歧,理性審議條文,將修法列為優先法案,務實回應市場需求,讓制度真正落實。
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強調,租屋改革並非零和對立,而是朝向雙贏與互信邁進的重要機會,唯有建立保障租客基本生活穩定、同時提供房東合理機制與誘因的制度環境,才能翻轉過去租屋市場的混亂與風險。當前正是台灣租賃體制轉型的關鍵時刻,社會已有足夠共識與基礎,政府應堅持到底、切勿原地踏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