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孩子不必二選一 桃市「可負擔宅」 助攻青年安家育兒

Powered by 桃園市都發局
2025/09/29

在高房價、房貸難求、薪資成長乏力下,購屋變得好難!桃園市政府為了解決年輕世代買房育兒的住房需求,正研擬「可負擔住宅」方案,預計單坪價格將約落在2字頭,以及產權限制的做法,提供長久居住、避免炒作的平價住宅。

房價、物價上漲,讓台灣年輕世代面對「房子、孩子」只能二選一,也不敢展望未來。然而,這般兩難的處境,將會被桃園市政府的「可負擔住宅」方案突破。

桃園產業發展能量強、工作機會多,加上重大建設推進、聯外交通便捷、房價基期低,近年吸引大量年輕人口移入定居,像是桃園龜山區、桃園區及中壢區,入列2024年全台人口淨遷入的前五名。

雖然,目前桃園的住宅供給面仍能供應現況需求,但考量未來持續遷入大量的年輕人口,桃園市政府著手超前部署住宅政策,規劃全國首創的「可負擔住宅」方案。

都市發展、住宅政策並進 限制產權杜絕炒房

桃園市市長張善政表示,市府積極興建社會住宅,預計至2030年,可完工逾1萬戶社宅,再加上中央的社宅,總計將達1.7萬戶的規模。然而,社宅只租不售,考量市民承租最長時間只有6年,後續還是會面臨買屋問題,為此,市府團隊取經國外先進城市住宅與社會服務系統網的經驗,整合法務、地政、財政、都市發展、住宅發展等跨局處的專業,共同推動可負擔住宅。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江南志談及市府團隊考察國外住宅政策後,希望在社宅之外另尋一種可能性,就是「透過都市發展的同時,也可以讓年輕世代擁有房子,還可傳承給下一代,解決他們的居住問題,而不是讓他們再繼續參與炒房。」

所以,在這樣的概念下,都發局正在研議桃園市可負擔住宅的自治條例,將藉由發展桃園區域內的新興開發區,以容積獎勵開發商,要求他們回饋一定比例的可負擔住宅給市府,並列出年滿25至44歲設籍桃園一年以上、懷孕中或養育未成年子女的青壯年夫妻,為優先承購對象。

而都發局根據承購族群的平均收入、區域房市現況、房地成本等條件,制定住宅價格;再者,可負擔住宅採取「買賣產權限制」,買賣被劃入由桃園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簡稱住都中心)管理的封閉市場內進行,屋主若要賣出房屋,換買自由市場的住房,或換購其他可負擔住宅,都必須將舊屋先售回給住都中心,售價也會從通膨、房地成本、管理成本、區域係數等條件進行換算,不讓原屋主吃虧;至於售回的房屋,住都中心會以合理價格,賣給其他有需求的民眾。

有鑒於先前曾發生過合宜住宅炒作、或有居住歧視、社區管委會對立等負面事件,桃園設定可負擔住宅只在封閉市場交易,不進入自由市場,而且由於買賣價差少,無法產生投資暴利的想像空間,進而杜絕房價被哄抬炒作;開發商回饋的住宅戶,必須分散在建案大樓各樓層,並非聚集於某一棟或某幾層樓,可避免引起歧視爭議。

目前,市府屬意的可負擔住宅來源,包括航空城安置住宅、新公辦都更案的分回戶,以及捷運與火車站的場站周邊整體開發案(例如中壢體育園區、機捷A20與A21站、鐵路地下化周邊車站、和G12、G13與G14站等)。

建立良性循環 社宅、可負擔宅雙贏

既然可負擔住宅的總價,是迎合桃園市民能買得起的價格。都發局估算目前桃園區、中壢區近一年以來,新建案(包含車位)每坪成交價已經要40幾萬,而可負擔宅預計單坪價格落在20幾萬;市府也與全國與桃園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銀行團隊進行討論,提出專屬的低利率房貸,房貸支出控制在總收入3成以內。

「以此衡量房貸壓力,雙薪年輕世代家庭月收入達到10萬元,且能夠支付2至3成頭期款,來購買桃園可負擔住宅,就顯得游刃有餘。因為房貸只占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的月收入用於育兒、民生消費、娛樂等,也能顧及生活品質。」江南志還強調,購買整開案可負擔住宅的住戶,還可享有附近捷運車站的便利交通,以及周邊社宅的公托、幼兒園、圖書館、日照中心等公共服務,非常超值。

至於財力條件不足的年輕世代,江南志建議可先租賃社宅,利用承租的6年時間提升薪資水準、積攢頭期款。他指出,桃園推動可負擔住宅,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家庭遷入桃園安家立業,讓桃園的發展更為繁榮,「但我們不希望桃園未來因為房價上漲,而變成難以安居的城市,所以現在就透過都市計畫手段、住宅政策,讓年輕人還有機會在桃園買屋。」

此外,桃園社宅供不應求,市府已經發行公債募集興建經費,但依然有不足之處,因此市府計畫利用未來出售可負擔住宅的收入,挹注廣建社宅,長期會成為桃園都市發展的模式,建立居住正義的良性循環。

隨著桃園可負擔住宅方案的輪廓與內容,愈來愈清晰,從中央、其他縣市到桃園年輕世代,也都在關注這項方案的落地時間。江南志指出,市府希望在今年底通過可負擔住宅自治條例,明年開始實施,首批將釋出航空城安置住宅的餘戶,接著是公辦都更案、整開案,預計在2027至2029年將有新成屋穩定供應,讓年輕小資家庭輕鬆實現「宜居桃園」的購屋夢。

房子、孩子不必二選一 桃市「可負擔宅」 助攻青年安家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