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工程物價 漲勢收斂

經濟日報 記者洪安怡/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最新營造工程物價統計,今年8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為112.15,年增0.3%,漲勢收斂,不過整體仍位居高檔,房價難有下跌空間。觀察細項,材料類延續下滑走勢,年減0.59%;勞務類則受缺工影響,年增約2%。

回顧近一年走勢,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在去年一度大幅攀升,去年6月漲幅衝上2.9%,下半年也多維持在2%以上。但隨央行先後祭出多項打炒房措施,房市交易量降溫,去年12月漲幅已回落至1.78%。

今年以來年增率進一步走低,1月至4月持續停留在「1字頭」,5月下探至0.56%,6月僅0.05%,7月更轉為年減0.17%,為自2023年6月以來、相隔25個月首度出現負成長。8月雖然回升至年增0.3%,但回升幅度有限。

材料類方面,漲幅持續趨緩,至8月已連續四個月年增率呈負成長;但勞務類仍持續維持正成長趨勢,反映缺工問題仍存,不過漲勢已略有收斂。

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分析,營造材料多仰賴進口,來源涵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區,在新台幣匯率升值約一成的情況下,進口建材價格明顯趨緩;但是勞務類走勢依舊偏強,反映薪資成本壓力持續墊高。

謝哲耀指出,當前房市景氣清淡,住宅新建案開工量體縮減,但社會住宅推動不斷,以及科技業廠房擴建需求持續,加上營建工人勞動力快速老化,導致人力短缺問題惡化,業界普遍出現「加薪搶工」現象。

整體而言,即便材料價格趨緩,勞務端壓力仍未緩解,使營建成本難以顯著下降。

營造工程物價 漲勢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