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轉冷 ERA:商業不動產成熱門標的

工商時報 林宜蓁

中央打房政策奏效?!據財政部統計,全台不動產仲介經紀業2025年1~4月營業額為259億元、年減20%,當大多房仲業面臨景氣寒冬,有一群專攻商業不動產市場的仲介業者卻是老神在在,不受影響。

美商ERA董事執行長黃鵬䛥表示,這兩年(2024、2025)因央行打房,特別是最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大大嚴格限縮貸款。加上整體住宅不動產因過去市場活絡導致價格上漲,市場已經呈現量縮價跌且餘屋數量逐漸增加的趨勢。

據各縣市政府地政局公布最新的買賣移轉棟數顯示平均成交量年減約25%,顯示央行的打房措施已經發酵,市場預估全年成交量可能會跌破30萬棟大關。

黃鵬䛥指出,這波房市急凍,市場已將資金轉向收益型商業不動產,如商辦、廠房、廠辦、高科技物流倉儲…等較穩定收益及符合新興產業需求的智慧辦公空間的商品,促使商業不動產投資成了目前較穩健及發燒的投資標的。

以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台灣矽谷政策為例,北部輝達海外總部星群NVIDIA Constellation確定落腳北士科,以及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中部精密機械及智慧製造產業鏈,南部半導體產業S科技廊帶等,加上經濟部推老舊產業園區「風華再現」方案,北中南串聯建構台灣西部科技廊帶,在AI人工智慧、半導體產業、5G行動通訊、雲端服務及智慧科技物流等新興科技推升下,商業不動產正蠢蠢欲動。

另一方面,原本聚焦高端住宅市場的開發商,因應住宅市場降溫,轉而調整經營策略,擴大商用不動產開發的布局跨足商辦,包括中悅建設機構與聯聚建設,皆推出結合智慧科技與永續環保綠建築的新型態辦公大樓。

總而言之,央行第七波打房導致住宅市場量縮價減,面臨多重壓力及挑戰,同時也對商業不動產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與投資機會。黃鵬䛥建議投資人在未來市場景氣極為不確定下,尋求新的資產配置商品,才可降低景氣低谷的衝擊。

房市轉冷 ERA:商業不動產成熱門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