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天下 記者張瀞勻
日前網路盛傳寶佳建設全台建案大降價15~20%,引發購屋族高度關注。不過根據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觀察,這項傳言與實際第一線的市場訊息落差甚大,目前尚未觀察到寶佳全面調降售價的情形。
儘管如此,他也直言「這不代表不會發生,只是現在還沒發生而已」,並指出寶佳屬於「市場派」建商,在價格策略上一向具備彈性,若市況反轉,寶佳極可能祭出殺價手段。以下為寶佳可能啟動降價的四大典型時機與模式:
一、區域供過於求、銷售停滯時同步降價
寶佳推案量大,若觀察到同一區多個案場銷售皆不理想,會判斷為整體區域供需出現問題,並率先以破盤價搶市。以2014~2015年青埔為例,當地推案熱絡但買氣轉弱,寶佳即在重要路口打出一坪26萬的廣告價,較當時市場價低逾15%,之後甚至跌破2字頭,至今仍被視為錯過可惜的撿便宜時機。
二、成屋餘屋出清時大幅讓利
寶佳一向不留餘屋,成屋後若仍未全數完銷,往往會採取「骨折價」清倉。例如2016~2017年八德交屋潮期間,寶佳成屋單價曾下殺至14萬元,降幅達30%。對買方而言,這類餘屋降價雖非長期常態,但一旦出現就是極具吸引力的甜蜜入手機會。
三、個案調整銷售彈性空間
目前市場上已出現寶佳調整個別建案價格的現象,主要集中在預售期銷售進度不如預期的案場或餘屋較多的成屋。以台南近期某案退款降價為例,屬於「個案型讓價」,寶佳也被認為是少數會聽取代銷建議、願意讓利求去化的建商,並不排除透過調降售價換取成交量。
四、景氣全面反轉時全面大降價
若未來市場如2014下半年至2017年般出現全台普遍走跌的景氣反轉,寶佳歷來會毫不猶豫啟動全台建案同步降價,迅速回收資金、維持高周轉率。何世昌強調,目前七都市場仍呈分歧走勢,如桃園與新北等地表現穩健,尚未達全面降價門檻。
整體來看,網傳寶佳全台降價尚屬誤傳,但確實已有個案啟動價格調整,且不排除未來根據市況擴大讓利範圍。購屋族若希望撿便宜,不妨積極出價談判。正如何世昌所說:「房價不是等出來的,是談出來的」,有誠意、有行動,往往能爭取到超乎預期的讓價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