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青紅燈》綠建築成標準配備

自由時報 徐義平記者

去年台灣候選綠建築證書及綠建築標章核發件共1186件、創下歷年新高,且自2021年起,已連續4年單一年度超過1千件;去年全台22個縣市綠建築標章核發,除金門縣、連江縣外,其它全數都有銅級以上的綠建築認證。

22縣市中又以台北市綠建築認證最多,有259件,其中有14件是最高等級的鑽石級認證、第2高等級的黃金級有50件,但等級認證中最多的還是銀級,有156件。去年鑽石級認證全台有46件,近1/3集中在台北市,其它5都中、除桃園市以外,全數都有鑽石級認證綠建築,4都合計24件,超過8成鑽石級認證集中在6都。

根據仲量聯行報告,綠色辦公室租金較一般辦公室租金,溢價幅度可達10%至15%,且北市A級辦公大樓中已有65%的樓地板面積都有綠色認證,顯示綠建築已非噱頭、而是企業租賃辦公室的必備條件。

台灣設定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很多企業早將淨零碳排納入公司治理項目,且近幾年除追求綠建築外,也進一步擴展到「綠裝修」。仲量聯行表示,即便初期綠裝修較一般裝修費用高出10%至15%,一旦裝修完成且啟用,預估3至5年省下的辦公室營運成本就可抵銷綠裝修高出的費用。

且非新建大樓才能追求綠建築,北市高達5成辦公大樓屋齡為20年起跳,老舊辦公大樓可透過更新維修管理機制達到節能與減碳的效益。根據內政部統計,2015至2024年的10年間,全台累積有278件舊建築透過改善方式取得綠建築標章。

近期引發熱議的輝達台灣總部,輝達堅持自己蓋,主因除採用低密度開發,且需要龐大穩定的電力系統,對綠建築也有一定要求,才堅持不願假手他人。(徐義平)

財經青紅燈》綠建築成標準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