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CCIM:商業不動產三大人才超搶手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15日發布2025年第3季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結果發現,以往金融保險業購置不動產,傾向租金報酬率較高的倉儲物流或商用不動產,在金管會調整保險業不動產收益率計算標準下修至2.545%後,保險業評估購置收益型不動產將更為積極。

CCIM舉例,如富邦人壽8月砸下28億元,購入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的「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並採售後回租的方式經營;台灣產物保險以20億元取得大同區承德路三段商辦大樓。

中信資產管理公司與高雄營建業者透過合資方式,9月以32.78億元取得雲林北港原來萬有紙廠的廠區,顯示金融保險業資金積極投入收益型與產業發展需求的商用不動產。

在商用不動產未來發展契機方面,不動產投資協會市場交流委員會主委暨CBRE世邦魏理仕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施甫學表示,台灣正發展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其中不動產資產活化、信託及投資經營管理是創造永續價值的關鍵,具有三大長才的商業不動產人才相當搶手,而CCIM為國際化接軌及專業整合的橋樑,匯集人才配合政策實現產業共榮。

台灣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CCIM:商業不動產三大人才超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