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國際貨幣基金(IMF)14日公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WEO)」季報,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今年由先前預測的3%提高到3.2%,但仍低於去年的3.3%,明年預估成長率維持3.1%。台灣今年成長率也獲上修,從4月原估的2.9%調高至3.7%,但明年成長率則從2.5%下修至2.1%。
IMF也小幅調高美國成長率預估,對中國維持不變。IMF並警告,全球經濟壓力將加重,且短、長期展望均不佳。
IMF指出,調高成長預估主要是由於一些因素,為全球提供暫時性緩解,包括企業及家庭趕在美國提高關稅前搶購產品,以及美元貶值促進全球貿易。
IMF將美國今年預估成長率從1.9%上修到2%,明年由2%上修到2.1%;中國今年預估成長率維持在4.8%,2026年為4.2%;歐元區今年預估成長率由1%調高到1.2%,明年則由1.2%調降到1.1%。
IMF為了排除今年上半年企業搶先進口產生的干擾,因此著眼於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全年經濟表現。IMF預測這18個月期間全球經濟平均年增率為3%,比2024年的3.6%明顯下降。
IMF警告,儘管全球經濟表現迄今仍優於原先預期,但美國全面實施關稅及保護主義,經濟正顯露吃緊信號。未來短期及長期呈現「黯淡展望」。
報告中指出,愈來愈多信號顯示高關稅衝擊開始有感,包括美國關鍵性通膨指標已經上升,且失業小幅增加。一些其他國家通膨率穩居央行目標之上,且未來物價展望仍不確定,使貨幣政策展望變得複雜。
IMF擔憂多國政府持續大舉借債,表示政府必須設法削減支出,尤其是歐洲,因為人口老化、國防支出增加及確保能源安全等因素,將使政府財政壓力加重。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表示,經濟「並不像我們之前擔憂的那樣糟,但低於我們一年前的預測,也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水準。我們仍認為風險偏向下降」。
古蘭沙指出,多項因素有助緩和關稅震撼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壓力,包括美國人工智慧投資熱絡,中國將出口轉向亞、歐市場及採取財政支持政策,德國擴張財政支出則提振歐元區其他國家的成長。
他表示,「關稅震撼使原本平淡的成長展望更黯淡。我們預料今年下半年成長將減緩,2026年只會局部復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