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降息讓富豪戶錢動了,棄存款,轉抱基金與海外債。據金管會截至2025年9月底統計,17家國銀承作高資產財管業務的客戶數達1萬7,581人,總資產(AUM)規模1兆8,978億元,單月大增1,014戶、959億元。其中客戶數月增更首度突破千戶,寫史上新高。
金融圈分析,9月爆發性成長主要來自三大動能:一是銀行積極搶攻新戶,後進業者爆發力強;二是降息循環啟動推升股債行情,吸引大戶回場;三是高雄資產專區鎖定資產逾5億元家族辦公室,帶動企業主資金回流。
據了解,中信銀、第一銀目前承作家辦戶數各約20組,管理資產均破百億元,顯示高資產家族理財需求熱絡。
資產配置方面,9月大戶存款占比降至45.7%,觸及半年低點;基金與債券配置占比分別升至16.4%與13.4%,其中基金月增0.4個百分點最多,占比也寫史上新高。
銀行主管分析,9月降息趨勢明確,全球資金行情啟動,美債殖利率下行、價格反彈,股債雙漲推升大戶轉進風險性資產,「資金從存款、流向基金與海外債,操作仍以『股優於債』為主。」
不過,另一家財管大戶銀行指出,因部分股市評價處歷史高位,部分大戶心態轉趨謹慎,轉而偏好貴金屬、原物料及其他另類資產,強調配置靈活、追求抗通膨報酬。
累計今年前九月,高資產客戶已大增5,753戶、AUM增加4,883億元,雙雙超越去年同期。金融圈指出,第2季因關稅衝擊造成的疲弱,已由降息預期與高雄專區啟動迅速彌補。
高雄效應同樣帶動券商財管熱潮。金管會統計,9月底已有十家券商開辦高資產財管業務,累計客戶1,568人、交易額3,841億元,年增44%與60%。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股市樂觀與積極開發高資產族群,是推升財管業績的主因。
目前共有17家國銀開辦高資產業務,彰銀10月上路,後續聯邦銀、高雄銀與法巴銀等三家也在籌備中。加上十家券商,整體市場競爭家數可望達31家,預期年底前「大戶財管戰」將更趨白熱化。
展望第4季,市場預期美國年底前仍有兩碼降息空間,寬鬆資金環境可望延續,降息帶動資金行情效應將續推升大戶進場速度,財管市場有望再迎來新一波富豪戶成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