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租屋市場〉2029年社宅近10萬戶 供給水龍頭將大開

自由財經  記者徐義平/專題報導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彙整,2029年前全台預計將完工的社宅數量粗估達6萬戶,若加計目前已完工的3.6萬戶,預估2029年全台社宅完工數量近10萬戶,形同社宅供給水龍頭將大開。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除社宅總量統計外,建議針對各區域不同購屋、租屋負擔程度進行分析,並對居住負擔叫沉重的區域,在社宅供給端給與更多支持,努力興建更多社宅,如此一來,可能會比總量統計更為有效。

根據內政部統計,自2017年起,已連續8年全國新生兒數量低於20萬人,而年度粗出生率更自2004年起就低於千分之10,去年全年新生兒數量更僅13.48萬餘人、粗出生率千分之5.76,雙雙創下統計以來最低紀錄。

提振出生率 除「穩居」還要「薪歡」

房產業者指出,台灣出生率長年處於低點,包括薪資結構、居住政策,甚至人生觀念轉變等都是影響原因之一,不婚的情況越來越普及,即便結婚了,要不要生小孩仍考慮再三,尤其新婚家庭常常陷入「生小孩」、「買房」只能二擇一的困難抉擇;因此,政策除提供「穩居」外,也應針對薪資結構有所提升,如何從「薪酸」邁向「薪歡」,需要更多政策推動。

至於穩居政策之一,就是將社宅的2成設定為「婚育宅」,優先提供給新婚家庭與育兒家庭。根據國家住宅與都市更新中心透露,2026至2028年中央社宅預計釋出4.1萬戶招租,屆時中央可掌握社宅招租量體將超過4.5萬戶,直接躍升全台最大房東,若以2成試算,預估有9千戶將優先提供給婚育宅,加計之前釋出的婚育宅,合計將有1.1萬戶。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住都中心成為全國最大房東,從另一層意義來看,不只是在社宅數量規模,而且是一個又一個的獨立社區,面對的包括社宅營運、設施管理、設備維護,以及對接住戶社會福利需求等重大任務。

尤其如何有效對應婚育宅的托親、安親、學區等配套服務,強化建置社會安全網,更是一大挑戰,也是過去國家政策,乃至都市計劃未周全考慮的三不管地帶。另一方面,如何引進零售消費、服務機構、社會企業等元素充實社宅功能的完整性,也值得企業重新思考投資布局。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認為,「增加供給」是社宅政策前進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完善管理」;當社宅量體逐日擴張,管理爭議與糾紛處理將接踵而至,所需的管理人力必然激增,政府恐需提前規劃以因應日後需求。

〈財經週報-租屋市場〉2029年社宅近10萬戶 供給水龍頭將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