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作為台灣的商業核心,商辦市場一直是資金關注焦點。2025年隨著多個大型商辦大樓完工,新增供給明顯增多,空置率從第二季的5.89%攀升,預計年底將達7%。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讓企業擴張態度謹慎,市場需求放緩,形成新增供給壓力。本文將深入分析北市商辦市場的現況、趨勢與因應策略,並探討投資面向。
📋 目錄
- 🔑 引言:北市商辦市場現況與挑戰
- 📈 空置率攀升,新增供給成關鍵推手
- 💰 租金行情變化與市場分化分析
- 🏢 2025~2028年商辦供給展望
- 🛠️ 房東應對策略:升級設備與彈性租賃方案
- 💡 投資觀點:新局勢下的商辦不動產投資思維
- 🏁 結論:危機與轉機並存,靈活因應才能勝出
🔑 引言:北市商辦市場現況與挑戰
台北市作為台灣的商業核心,商辦市場一直是資金關注焦點。2025年隨著多個大型商辦大樓完工,新增供給明顯增多,空置率從第二季的5.89%攀升,預計年底將達7%。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讓企業擴張態度謹慎,市場需求放緩,形成新增供給壓力。本文將深入分析北市商辦市場的現況、趨勢與因應策略,並探討投資面向。
📈 空置率攀升,新增供給成關鍵推手
指標 | 2025 Q1 | 2025 Q2 | 季增幅度 |
空置率 | 5.42% | 5.89% | +0.47% |
平均月租金(元/坪) | 2,666 | 2,674 | +0.3% |
- 2025年第二季北市商辦空置率明顯攀升,主要是因為多座新商辦大樓如冠德民權大樓完工,帶來大量新增空間,短期內市場尚難完全吸收這些釋出物件。
- 全球經濟環境仍處於不確定階段,企業擴張計畫趨向保守,租賃需求成長趨緩,加重了空置率壓力。
- 此外,部分企業轉型遠距與混合辦公模式,對辦公空間的需求也產生改變,進一步影響租賃市場。
💰 租金行情變化與市場分化分析
類型 | 平均月租金(元/坪) | 備註 |
頂級辦公室 | 4,380 | 連續五季維持高位,無明顯成長 |
A級辦公室 | 超過3,000 | 24棟A辦租金突破3,000元大關 |
- 頂級辦公室租金保持在相對高點,反映出優質物件仍受到市場追捧,但整體成長動能有限,顯示企業在辦公空間支出上的保守態度。
- B級辦公室租金呈現微幅上漲趨勢,空置率也略微下降,顯示中階物件透過價格與空間彈性吸引租戶,表現較為穩健。
- 市場分化現象明顯:優質地段及設備完善的A級大樓租金維持強勢,其他物件則須依靠提升服務質量與彈性租賃策略吸引租戶。
🏢 2025~2028年商辦供給展望
年份 | 新增供給量(坪) | 空置率預估 |
2025 | 57,000 | 約7.0% |
2026 | 約100,000 | 空置率持續攀升 |
2027-2028 | 持續供給釋出 | 空置率可能攀升至15% |
- 2026年商辦新增供給量將迎來高峰,約10萬坪的空間釋出,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與空置壓力。
- 預計新增供給短期內難以被吸收,導致租金漲幅空間受限,甚至出現租金下調的風險。
- 連續數年新增供給潮,讓市場供需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投資人與房東面臨較大挑戰。
🛠️ 房東應對策略:升級設備與彈性租賃方案
- 強化商辦差異化競爭力
引入智慧管理系統,不僅提升物業管理效率,也能降低運營成本與碳排放,順應環保趨勢;同時,提供共享設施(如會議室、休憩區、健身空間)與定期舉辦企業活動,增加辦公環境的吸引力與租戶黏著度。
進一步開發增值軟體與服務,例如提供IT技術支援、員工福利平台等,打造更全面的辦公體驗。 - 彈性與客製化租賃方案
配合企業多元化辦公需求,結合短期與長期租約彈性,降低企業承租門檻。
採用調整型租金機制,隨市場情況與租戶需求適時調整租金,有助於減少空置風險。
為特定產業客戶量身定制專案空間,提供從空間設計到服務支援的一站式方案,強化競爭力。
💡 投資觀點:危機與轉機並存,靈活因應北市商辦市場新局勢
2025年至2028年間,北市商辦市場將面臨供給大幅增加及空置率攀升的雙重挑戰,租金成長空間受限。但在挑戰背後,也孕育著升級與多元化發展的契機。投資人應當聚焦以下三大策略:
- 避開供給過剩區域,專注高品質、具差異化的商辦物件,降低投資風險。 這類物件因具備良好地段與完善設備,較易吸引穩定租戶與長期租約。
- 著眼企業工作空間轉型趨勢,投資支持彈性、多元型態的辦公需求。 如遠距、混合辦公、共享辦公等新趨勢,提供相應空間彈性與服務,是提升物件價值的關鍵。
- 拓展倉儲、數據中心等新型商辦類別,分散資產組合風險。 數據中心需求持續強勁,相關設施成為未來商辦市場不可忽視的成長動力。
唯有積極調整投資布局,緊跟市場變化,提升物件競爭力並靈活因應經濟環境,投資人方能在這波市場結構調整中掌握穩定且持續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