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記者徐義平
北市房屋平均屋齡已連四季突破38年,也就是說隨處都可見符合都更30年限門檻的老宅,尤其部分地段的土地價值燙金更支撐賣價,尤其北市臨沂街上屋齡近一甲子的老公寓,每坪單價竟突破百萬元大關。
根據內政部實價網最新揭露,5月,北市臨沂街上一口氣揭露兩筆1966年7月興建完成的老公寓實價,其中2樓單價每坪高達102.3萬元,直接衝破百萬大關,3樓每坪單價也高達93萬元。
房產業者指出,兩筆老公寓屋齡已高達59年,而且都是加強磚造的建築,且2、樓3樓的建坪各約21.5坪、持分土地各近1.59坪,若不計建物價值,每坪持分土地單價高達1383萬元,其實地價相當驚人。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發布,台北市房屋稅籍住宅平均屋齡自2024年第二季就已突破38年、約38.47年,而且最新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為止,已經連續四計突破38年。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中正區的老公寓除了生活機能、學區宅之外,最誘人的還是重建題材,而有商業效益或是高級住宅潛力的物件,反而是越老越好。
臨沂街雖然巷弄路幅寬度有限,單行道、曲折,但貫穿忠孝、仁愛、信義等精華路段,很受建商青睞,今年就有仁愛路、金山南路路口整排的都更事業計劃核定案,而台灣第一個單價百萬元預售案的「致和園」也在巷口,在房市一片低迷氣氛中不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