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關於我們
團隊介紹
服務介紹
投資流程
產業情報
業界消息
文件與期刊
知識專題文章
物件介紹
聯絡我們
📈 公股銀行房貸壽險投保率攀升,購屋風險轉嫁趨勢解析與投資啟示
近年來,台灣房市在政策、經濟環境及購屋族結構上均有顯著變化,房貸壽險成為眾多購屋者新興的風險轉嫁工具。隨著房價居高不下,及年輕族群占購屋主力,房貸風險意識普遍提高,導致公股銀行房貸壽險投保率逐年攀升,成為房市中不容忽視的趨勢。本文將深入分析目前公股銀行房貸壽險的投保現況、推動原因、未來發展趨勢,並提供投資及購屋參考建議。
💥央行打房交易量暴跌,為何台灣房價依舊居高不下?揭露4大致命原因!
2023年,為遏制房市炒作與高房價,央行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嚴格限制第二戶以上貸款成數,並擴大影響換屋族群。這些措施看似為首購族謀福利,卻意外使合理換屋與升級需求受到嚴重抑制。
📢 大小里人口差百倍!高雄推動里界整併,解決分身乏術問題
高雄市在縣市合併後,里界多年未調整,導致部分行政里人口差距達百倍以上。例如左營區最大里人口逾4萬,最小里不到500人,造成里長分身乏術,尤其在颱風豪雨等緊急事件時,管理壓力倍增。為了提升行政效率及災害應變能力,高雄市政府計畫在2026年正式推動里界整併,目標縮小人口落差、強化里級治理功能。
💥【百億BOT大案停擺!清華桃園醫療研發園區促參案解讀與未來展望】🏥
促參(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BOT案一直是政府推動大型基礎建設與城市發展的關鍵工具,尤其在桃園這樣產業與人口快速成長的區域,公共醫療及教育資源需求殷切。然而,2024年度促參案中,7件案件提前終止,累計總投資達數百億元,其中「清華大學桃園醫療暨教育研發園區」百億大案停擺,顯示民間與政府合作推案存在不小挑戰。本文將深入分析促參BOT案停擺的原因與影響,並探討未來走向。
🌟 全台星級飯店四年新增40棟,商用不動產新寵熱潮來襲!
近年來,台灣不動產市場受到政策調控與城市更新雙重影響,促使商用不動產格局大幅改變。尤其在大眾運輸導向開發(TOD)與都更危老政策推動下,全台星級飯店的建設進入新一波高峰期。根據瑞普萊坊統計,2025下半年至2028年間,全台將新增星級飯店約40棟,新增客房逾5,656間,為商用不動產市場注入強勁動能。此現象不僅體現品牌建商積極搶進飯店市場,也反映台灣旅遊商務需求的多元擴張,尤其國際品牌飯店占近6成,顯示品牌效應和高端消費市場的重要性。
🏠《悲情城市排行榜》出爐!薪水5萬還差2萬5 這城市買房簡直不可能
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多數城市的房價與薪資之間已呈現嚴重脫鉤。就算月薪超過5萬元,仍舊難以負擔基本房貸。特別是在台北市,即便不吃不喝,仍差2.59萬元才能支付每月房貸。這樣的財務壓力,讓「單身買房」成為不折不扣的都市傳說。
💸2026全民減稅新制上路!綜所稅免稅額、薪資扣除額同步調升,你能省下多少稅?
每一次稅制調整,都藏著通膨與民生變動的縮影。2026年即將上路的綜合所得稅減稅新制,正是根據《所得稅法》規範,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次調整上漲超過3%時,相關免稅額與扣除額便必須隨之調升。截至2024年6月底,CPI累積上漲已達3.86%,達到調整門檻。這也代表全國約697萬申報戶,將在2026年5月報稅時直接受益,不論是家庭主義還是單身生活,都可望減輕不少稅負壓力。
【台中營建股強勢崛起】4檔H1營收翻倍,誰將成為下半年黑馬?
2025年上半年,台中地區的營建股表現令人驚艷,櫻花建、坤悅、富華新、大城四家公司的營收成績均實現翻倍成長,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這波業績增長的背後,主要受惠於多個完銷建案陸續交屋入帳,以及台中地區穩健的房市需求支撐。尤其隨著傳統交屋旺季即將展開,下半年營收動能將持續,吸引不少投資人目光。本文將針對四檔台中營建股的業績表現進行詳盡分析,並以表格整理數據,方便讀者清楚掌握營收結構及未來展望。
🚀北士科帶動移居潮!延平北路五段躍升「輝達概念區」新亮點
2024年,全球AI巨擘輝達(NVIDIA)正式宣布總部進駐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消息一出,即引爆北市房市與城市轉型的雙重想像。延續「台積電效應」後的另一場資本與人口遷移浪潮,也正在悄悄改寫台北北區的城市版圖。不只企業眼光聚焦,開發商與建商早已搶先佈局,更重要的是,這場轉變也將重構「北市移居地圖」,尤其以延平北路五段為代表的新興熱點,開始浮出檯面。
🏠【小宅正夯】為什麼建案越蓋越小?3成住宅在25坪以下的真相解析
近年來,你是否發現預售屋越蓋越小?不只是台北市,甚至連新竹、台中、高雄也出現大量「迷你宅」產品。事實上,這並非偶然,而是一場由房價高漲與購屋能力停滯所觸發的結構性轉變。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數據,全國住宅稅籍數在10年間增加超過102萬宅,其中25坪以下的小宅占了將近三分之一!這不只反映市場現況,更關係到未來購屋、租賃、轉售與投資模式的重大變化。
🏚️台北市「屋老人更老」危機浮現!都更難題、資產傳承與房市未來三重考驗揭密
台北市正面臨一場「人屋雙老化」的城市轉型考驗。財政部最新統計指出,北市44.6%的屋主年齡超過65歲,地價稅高齡納稅者也佔據41%。這意味著,台北市近半不動產正由高齡者持有。這些高齡者往往不願面對都更的搬遷與程序負擔,使得都市更新推動困難、房產資產傳承計劃延宕,年輕族群更因高房價與缺乏活化選擇紛紛「脫北」。這不只是城市的老化現象,更可能成為未來經濟、人口與空間利用的重大結構風險。
🏢【59年老宅也破百萬!】北市臨沂街老公寓驚現102萬單價:都更紅利全面引爆?
在全台房市進入調整期的當下,台北市中正區的「臨沂街老公寓」竟逆勢創下單坪102.3萬元的驚人成交價,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根據實價登錄,這些屋齡高達59年的加強磚造老宅,早已遠超都市更新所需的年限門檻,但為何在看似條件不佳的前提下,仍可突破百萬?本篇將拆解其背後的結構性價值與潛在機會。
«
1
2
3
4
(5)
6
7
8
...
22
»
登錄帳號
記住登錄資訊
登錄
忘記密碼